此前我們曾提到,今年2月13日,《經濟學人》在文章《國防科技正在引爆硅谷的信仰》中這樣寫道:“五角大樓與國防工業之間由來已久的‘旋轉門’正向風險資本家和科技公司延伸。”
與這股趨勢相伴的,則是該報道中指出的風險投資界、硅谷科技界的觀念轉變。
01美國投資界世界觀、價值觀迅速轉向
《經濟學人》在報道中表示:“國防科技熱潮正沖擊著風險投資行業的核心‘信仰’。過去,風險投資者一直對支持硬件行業望而卻步,尤其是像國防這種會消耗大量資金的行業。如今,情況正在改變,同樣發生轉變的還有硅谷許多人的世界觀。他們背棄了幾十年來盛行的自由主義思潮,轉而擁抱一種彰顯美國軍事實力的強烈愛國情懷。”
《經濟學人》這篇報道的摘要寫道:(軍事)硬件正盛行一時,愛國主義情懷亦如是。
今年3月下旬,《名利場》雜志刊登了一篇有關硅谷宗教的報道,報道稱:“過去,硅谷更傾向于資助那些年輕的、技術天才型的創業者。現在,一些投資人開始更支持那些表現出家庭價值觀、具有宗教信仰和軍隊背景的創業者。”從斯坦福大學輟學的、開發爆款游戲的年輕極客不再是風投寵兒,但如果創業者表示“我深愛父母,從小上教堂,參軍經歷塑造了我的職業精神”,投資人則會眼前一亮:“天啊,這才是我們要投的人!”
對風投資本操盤者來說,投資企業即等同于投資于“人”。那么,被投資公司的創始人及其團隊的“價值觀”如果與投資者高度契合,必然更易獲得投資。
安杜里爾公司在美國俄亥俄州開建“兵工廠1號”時,該公司聯合創始人特雷·斯蒂芬斯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番言論。這顯然反映了其家庭價值觀。
02美國“新軍工”創始人或尚武,或參軍
按照上述風投行業的“新”標準來看待安杜里爾公司創始人帕爾默·勒基,盡管他沒有參軍經歷,但其成長經歷卻不乏“尚武”。
在去年5月中旬接受彭博社知名媒體人艾米麗·張的采訪時,勒基表示,他從小在加州長灘長大,總能看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訓練和美國海軍艦艇的演習,當地的每個人都認識在軍隊服役的人,或者就有家人在軍中服役。
長灘一處街道上向退役軍人致敬的墻繪。
彭博社報道還提到,這位“身穿夏威夷襯衫、腳踩人字拖、滿口粗話,一直放言要顛覆美國國防工業”的企業家還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武器庫:6架直升機(包括一架UH-60“黑鷹”)、退役自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悍馬”高機動越野車、美國海軍特種部隊同款的Mk.5特種作戰艇和一座退役的美國空軍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基地。
1年前,彭博社對帕爾默·勒基進行采訪的地點,除了安杜里爾公司總部、勒基的私人別墅,還有這艘Mk.5特種作戰艇。這期訪談播放量達到了178萬,是該頻道的爆款視頻之一。
同樣作為防務行業明星初創企業,屢獲風投融資(最新6億美元C輪融資)、正在迅速擴張的獨角獸企業薩羅尼克,其創始人迪諾·馬夫魯卡斯(Dino Mavrookas)則完美符合上述標準。
馬夫魯卡斯自述曾在海豹突擊隊服役11年,參與過8次戰斗任務,這樣的履歷也讓該公司在宣傳時,會著重強調其創始人“對先進軍事技術在保護和增強美國及盟軍力量方面所起的關鍵作用有第一手的了解”。
迪諾·馬夫魯卡斯在其公司總部接待來訪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
03硅谷與華盛頓的“分久必合”
按照美國媒體的主流敘事,冷戰后,硅谷與華盛頓之間的緊密合作關系一度破裂,頂尖人才放棄了在政府、國會、軍隊的工作,轉而在互聯網科技公司任職。特別是21世紀互聯網泡沫破滅,聚焦于消費科技的互聯網公司重新崛起后,這種現象尤為嚴重。
甚至有一段時期,美國高精尖人才與國家責任之間的關系演變為需要回避與掩蓋的“禁忌”——“工程師不想與軍方有任何關系”。
谷歌公司員工抗議該公司參與美國軍方的項目。
但如今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面對“從大型科技公司挖人是不是很難”這一問題,帕爾默·勒基表示,在說服員工放棄前公司轉而加入安杜里爾的時候,他會直言其當前在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工作本質上是“把生命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并言明他們的新工作就是制造武器。
從結果來看,安杜里爾公司確實集結了很多前大型科技公司的員工,這說明美式愛國主義在這個群體中確實顯示出了相當強的感召力。
帕爾默·勒基在采訪中還表示,現在的硅谷也不再是昔日那般能輕松賺錢的地方了,市場正在驅使在過去研究加密貨幣、研究配送軟件的人和公司加速轉向能源、國家安全、交通運輸等領域,去解決“真正的問題”。
修復硅谷與華盛頓之間的關系,從分轉向合,這一點正成為美國科技界更多人的共識。
比如,帕蘭提爾公司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卡普(Alex Karp)在其與副手合著的新書《技術共和國》中,就呼吁道:“我們應該回歸科技行業與政府密切合作的傳統。”
書中尖刻地批判稱,硅谷文化已經迷失了方向,充滿了空洞無意義的自滿,“最有才華的人才大多退出了那些混亂且充滿爭議,但對我們集體福祉和國防至關重要的工作……這些行業調配了最優秀的工程師們去開發賺錢的消費科技產品,如照片分享App和營銷算法,而不是服務于更緊迫的集體或國家項目”。
《經濟學人》對亞歷克斯·卡普新書的書評,配圖是卡普與馬斯克的合影。不過,美國媒體通常并不認為卡普是美國“科技右翼”團體的一員。值得玩味的是,在特朗普首次總統任期中曾擔任國防部長的吉姆·馬蒂斯為卡普的這本書寫了推薦語,稱贊卡普是“真正的愛國者”。
04“是時候去建設了”等于投資“新軍工”
《經濟學人》評論道,“像卡普這樣的人,都不再支持環境和社會事業,而是將愛國主義作為新的企業宗旨加以宣揚,這一理念顯然會吸引特朗普政府中的許多人。”
這樣的“吸引”之下,美國“科技右翼”群體逐步成型,他們正在推動硅谷從“技術烏托邦”轉型為美國政治權力的另一個“中心”。那么,作為彼得·蒂爾、馬斯克等“科技右翼”的同行者,硅谷投資界教父級人物馬克·安德森也在2024年11月的總統大選之夜,通過美國社交媒體發聲,用“是時候去建設了”(It’s Time to Build)這句話轉發并評論了埃隆·馬斯克的言論“美國是建設者的國度”。
2024年11月的總統大選之夜,馬克·安德森再次擲出“金句”,這句話來自他在新冠疫情期間的發聲。這句話也折射出以馬克·安德森為代表的美國精英群體對本國的制造業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
對于安杜里爾等新創防務企業的投資,是馬克·安德森的“建設之舉”重要一步。甚至,安德森還曾在播客節目中表示,很遺憾錯過了安杜里爾的種子輪投資。不過,盡管其管理的a16z基金放棄了對安杜里爾的種子輪投資,在18個月之后,安德森就參與了對安杜里爾的B輪投資。
從早期的被冷落,到受到多方青睞,安杜里爾公司“先冷后熱”的經歷也體現出,防務行業同AI人工智能、生物/醫療保健、加密貨幣、金融科技等一起,正成為美國頂級投資人和風投機構在資本配置時的熱門選項。這一現象的背后,與今天硅谷科技界和風投界悄然發生的觀念轉變分不開。
05連續降息有利融資,“新軍工”大建新工廠
風投資本之所以會押注安杜里爾公司等行業新創防務公司,也有著金融市場的客觀因素在推動。
2024年,在美聯儲連續降息的刺激之下,融資成本變低,風投機構競相追逐高風險資產,投資成長型公司,十分樂意給防務新創公司開出大額支票,也更積極地推動被投企業早日上市或出售(以加快資金回籠)。
這便進一步推動了安杜里爾等“新軍工”的快速擴張、融資和并購活動的活躍,企業的估值也水漲船高。
美國“新軍工”企業普遍會重點宣傳自己的“務實”,也就是會將資金投資于硬件設施、研制和制造能力的建設。圖為卡斯特利昂公司宣傳稱“距離交付大規模生產的遠程打擊武器又近了一步。”
防務行業所具有的制造業屬性,包括重資產、風險高、投資回收周期長等行業特性,如今已經不再是投資者眼中的負面因素,甚至轉化為一些投資者眼中的加分項。
不論是安杜里爾,還是薩羅尼克、卡斯特利昂等新創防務企業,它們在拿到融資后都一致宣布將會把錢花在提升研制和制造能力,開建新工廠(且多冠之以模塊化、自動化等名)、提高產能等方面,志在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
比如安杜里爾公司,在今年年初投資近10億美元建設“兵工廠1號”之前,就曾在2023年10月,宣布聘請前特斯拉制造高管來出任公司首位制造高級副總裁。根據安杜里爾公司的官網公告,這位基思·弗林(Keith Flynn)在制造和工程領域有20多年從業經驗,曾任特斯拉制造工程總監,他將負責管理七家美國工廠、200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制造業務,這會“幫助我們加快生產并實現規模化交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