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成本與增長的博弈正在外賣賽道上演。
近日,京東外賣的“百億補貼”政策迎來新一輪調整,引發商家與行業的廣泛關注。
有多位商家公開爆料,京東外賣將此前平臺與商家各承擔50%的補貼成本比例,調整為商家承擔70%-80%,部分活動甚至要求商家全額承擔運費并提供低于日常折扣的供貨價。
據悉,這一變化在天津、無錫、南昌、泉州等多地已落地試行,標志著京東外賣在流量擴張與成本控制間的策略轉向。
補貼比例調整
商家成本壓力陡增
此次調整后,京東外賣“百億補貼”的核心活動“滿11減10”中,商家需承擔7元補貼,平臺僅承擔3元;“滿8減7”“滿6減5”等檔位的商家承擔比例也維持在70%-80%區間。此外,商家還需全額承擔基礎運費,并向平臺提供“專屬供貨價”——即商品價格需低于日常折扣價。
一位參與活動的餐飲商家透露,新規下每單成本扣除達10-13元,部分菜品甚至出現“賣一單虧一單”的情況。京東外賣服務商也在商家群中提醒,需及時調整定價策略,避免因補貼成本過高導致“負訂單”。數據顯示,自“百億補貼”上線一個多月以來,京東外賣日單量已突破2000萬,但隨著補貼成本向商家端傾斜,部分中小商戶的經營壓力顯著上升。
可以肯定的是,低價補貼短期內為商家帶來了“爆單”效應。但也有商家坦言,高比例的成本轉嫁正在侵蝕利潤空間。“我們理解平臺需要流量,但長期讓商家承擔超七成成本,顯然超出了合理范圍?!蹦尺B鎖餐飲品牌負責人表示,若持續依賴補貼引流,可能導致行業陷入“價格戰”惡性循環。
事實上,京東外賣的低價策略與早期拼多多“百億補貼”模式相似,均通過極致性價比快速打開市場。但與電商不同,外賣業務涉及即時配送、供應鏈管理等重資產環節,成本結構更為復雜。商家承擔高額補貼的同時,還需維持食材品質、人力成本等,經營風險顯著增加。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2025年,京東與美團圍繞即時零售展開的競爭,已遠超出傳統外賣行業的邊界。這場戰役的起點看似是京東以“0傭金”、“百億補貼”高調切入美團腹地,實則是對萬億級即時零售市場主導權的爭奪。根據商務部預測,到2030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而兩家巨頭的戰略布局正加速這一藍海市場的重塑。
補貼內卷
外賣行業可持續性挑戰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外賣平臺的補貼競爭已引發監管與輿論關注。
4月30日,京東外賣被安徽省消保委發送投訴調查函。彼時,安徽省消保委前往合肥部分京東外賣店鋪實地調查,發現實際環境臟亂差,沒有堂食場所,與線上的堂食環境圖片以及“堂食餐廳”標簽不符。安徽省消保委表示,京東外賣平臺線上線下環境存在差異,涉嫌虛假宣傳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5月13日,國家五部門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主要外賣平臺,要求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5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發表題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文章,其中提到抵制低價傾銷等內容。
5月22日,微信公眾號“天府新區市場監管”發文顯示,京東外賣被四川省天府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約談,要求整改部分商家低質低價競爭、圖片不符實等問題。
5月23日,京東外賣代理商被云南省蒙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行政約談,要求做好證照合規審查,避免“內卷”競爭……
就在最近幾天,央視、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三大央媒紛紛發表評論,呼吁外賣行業要遵循商業底線,拒絕低價內卷和營銷炒作;不能追逐外賣市場的虛假繁榮等。
蛙來噠外賣負責人胡仲懿的調研顯示,超30%的消費者僅因優惠下單,而非品牌忠實客群。“一旦補貼退潮,這些用戶可能迅速流失,留下的只有商家的成本缺口。”比格披薩創始人趙志強也指出,行業過度依賴低價引流,最終可能導致“全行業無利可圖”。
對于京東外賣而言,此次調整既是流量爬坡期的成本優化,也是對商家生態可持續性的考驗。一方面,平臺需要通過低價策略快速占領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美團、餓了么雙寡頭格局下尋找突破點;另一方面,若商家長期承受高比例補貼,可能引發合作關系惡化,甚至影響服務質量與用戶體驗。
柏文喜表示,京東美團之戰,本質上是一場關于“商業競爭終極價值”的公共實驗。短期來看,市場更關注GMV、訂單量與股價波動;但長期視角下,競爭的社會效用或許更具啟示:對勞動者,社保覆蓋與權益保障從“企業施舍”變為“行業標準”,零工經濟開始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對中小商戶,平臺競爭打破“二選一”壟斷,傭金率下降釋放利潤空間,倒逼服務升級。對消費者,品質化與普惠性并存的多元選擇,推動“即時需求”從生存型消費向體驗型消費躍遷。
柏文喜進一步提到,站在2025年的節點回望,京東美團的白刃戰已超越傳統商戰范疇,成為觀察中國商業文明進化的微觀樣本。當配送時效從“小時級”邁向“分鐘級”,當勞動者權益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法案”,當消費者從“價格敏感”升級為“品質優先”,即時零售的“成人禮”正在書寫新的行業范式。
當“百億補貼”的潮水退去,留下的究竟是真實的用戶需求,還是一場“燒錢換市場”的數字游戲?京東外賣的下一步策略,或將成為檢驗其行業生態構建能力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