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夜間經濟點亮“各種館”。
又逢初夏,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不少人會選擇去逛夜市、賞美景、品美食,充分享受著愜意的休閑時光和濃濃的煙火氣。據《人民日報》2023年8月16日《釋放夜經濟更大活力(市場漫步)》文章數據,我國城市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消費額占比超過全天整個營業額的一半,在旅游人均消費的貢獻方面,夜間消費至少是白天消費的3倍。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夜間經濟已成為消費領域新的增長點。而蓬勃發展的夜間經濟,到如今不再局限于游夜市、吃宵夜、逛商場等活動,而是延伸至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各種文化旅游的新體驗中。
01.
夜間經濟點亮“各種館”
自2017年以來,我國多地出臺夜間經濟政策,明確提出鼓勵“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博機構延時開放”。
2019年,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地近50家博物館進行了夜場試點,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讓觀眾可以在晚間伴隨著閃耀的霓虹游覽紫禁城,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第一次在晚間免費對公眾開放,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報道
2021年,中央宣傳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旅融合發展、促進文化消費中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錯峰延時開放。”
2022年至2024年間,各地區博物館逐步積極探索延時開放。例如,2022年-2024年暑假期間,廣東省博物館在周五延時開放至晚上8:30,而2023年1月開始,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9時。
2023年5月,北京地區的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鐵道博物館等17家博物館在5月每個開放日延時開放至晚上7:30。2024年7月5日至8月31日,上海全市共有14個區的45家博物館于暑期周末晚間開展各類“博物館奇妙夜”活動。2024年暑期,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陜西考古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宣布延長開放時間……
延長開放時間自然吸引了不少民眾夜間“打卡”。據粵劇藝術博物館數據統計,從2023年1月4日開放夜游起,截至當年2月14日,博物館夜間開放時段共接待游客111274人次,平均每天2928人次。其中,夜間人流量最多為1月25日,接待游客10643人次。夜間開放期間游客涵括各年齡層次,年輕群體呈增長態勢比較明顯,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到訪打卡。
02.
探險式夜游廣受歡迎
除了延長開放時間或增加夜間游覽時段外,各博物館也在探索更多有別于白日參觀的趣味活動,讓體驗感與文化知識深度融合。
以最近在社交平臺頻頻“出圈”的洛陽古墓博物館為例,其精心打造了名為“千年幽語”的古墓探秘活動,每周五、六晚7點開啟入場,到晚上10點半結束。工作人員向《消費者報道》記者介紹,該活動是博物館官方與第三方合作打造的,活動不僅安排了墓葬區表演,還安排了各種NPC(非玩家角色)與探秘者在場館內進行游戲互動,不恐怖且有趣,小孩也可以參加。記者在團購平臺上了解到,古墓探秘的單人票為198元,在單一平臺上累計已售出8000多份。
▲截圖自某團購平臺
從評論區看,該活動好評如潮。不少消費者評論道:“知識以一種特別好玩的方式進入我的腦子”“非常有趣的沉浸式體驗”“既學到了知識,還收獲了快樂”“孩子超級喜歡”……
此外,還有不少展館也在夜晚開啟了別樣的探索之旅。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館就借著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放了“趣玩|2025自然博物館之夜”。當晚,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精彩的創意科普表演,在趣玩集市中參與豐富多樣的互動活動,還能跟著“小木頭人”開啟探險之旅,感受別樣的樂趣。此外,博物館還安排了科學家和講解員帶領觀眾夜逛展區,深入探索自然奧秘。
▲轉自“上海靜安”
03.
從“夜游”到“夜宿”,體驗感拉滿
如果這些精彩的夜游仍讓你意猶未盡,那么你還可以選擇直接在場館里過夜,直接把夜游體驗“拉到極致”。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鯨鯊館里,夜宿活動早已成為許多游客的熱門選擇。
“長隆旅游”小程序顯示,鯨鯊館夜宿門票有三種選擇,分別為海底區、海景區、深海區。近期的雙人票價格為1350元起,該門票除了夜宿外,還包含了兩個白天的門票及早餐,此外還可以通過加購帶上一名3-12歲周歲的兒童同住帳篷。
從宣傳照片來看,夜宿場景帶著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氛圍:夜幕降臨后,鯨鯊館內的水族箱散發出柔和的藍光。游客們夜宿帳篷,欣賞鯨鯊、魔鬼魚、稀有魚群在水中游弋的美景。
▲截圖自“長隆旅游”
《消費者報道》記者以游客的身份向長隆工作人員咨詢夜宿事宜。對方表示,在夜宿過程中,海洋館的工作人員會為游客們提供科普講解,介紹鯨鯊的生活習性和海洋生態知識,近距離了解這些海洋生物,參加互動游戲,最后與鯨鯊共眠,比起白天的普通參觀,夜宿會更加有趣。
消費者在博物館夜宿是否方便,洗漱和睡眠如何解決?據工作人員表示,園區配備了公共浴室,也會提供浴巾、一次性牙刷和牙膏、沐浴露、洗發水等簡單洗漱用品,對拖鞋、睡衣有需求的消費者可以自行準備。園區除了提供夜宿帳篷外,還會給每人派發一個睡袋,“可能睡得不如酒店舒適,但這些睡袋也會統一消毒,保證衛生”。
據悉,夜宿活動并不只是面向兒童科普,而是面向廣大受眾,因此,除了帶娃家庭外,也有不少情侶、朋友過來參加。工作人員叮囑記者盡早預定,表示“夜宿鯨鯊館很熱門”。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不少消費者紛紛曬出與鯨鯊“共眠”的美照。
此外,中國古動物館、陜西自然博物館等也紛紛推出類似的夜宿活動,有所不同的是,人們不是伴著鯨鯊入眠,而是在恐龍化石林立的展廳里“安營扎寨”,成為“恐龍的守夜人”。
▲左圖:夜宿鯨鯊館 右圖:“恐龍守夜人”
夜游展館打破了時間限制,為上班族、學生、游客等提供了更多靈活的選擇。而獨特的夜間氛圍又增添了展館魅力,讓人們能夠更加沉浸地感受。同時,它帶動周邊餐飲、交通等產業發展,為城市經濟注入新動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展館解鎖夜間模式,人們的夜生活將愈發豐富多彩。
作者:楊海梅
微信編輯:彭騰歡
責任編輯:肖道
制圖:Judy Chen、Julia
轉載授權、投稿、合作請聯系消道長:
消道長微信:ccrzhusho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