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的鄉親們注意了!第二波“龍舟水”又要來了。
上周五第一波“龍舟水”剛讓多地成了“水潭子”,楊梅大氹那邊雨量都到110.
7毫米了。
這雨下得那叫一個猛,好多地方都開啟了“倒水”模式,農田里積了不少水。現在最新消息,28到29日早晨,高空槽和低渦切變又要搞事情了。
這次還是大暴雨局部超大暴雨,雨帶從北往南掃,還帶著8級雷雨大風呢。29日白天雨勢會小點,變成雷陣雨,但五月底這雨是一場接一場。
大家伙看看天氣預報,28到29日早晨暴雨,23到27℃,這溫度倒是不高。29日白天小到中雨,25到29℃,30到31日多云還有雷陣雨,6月初也不省心。
這么頻繁的降雨,最愁的就是咱種地的老鄉,田里可經不起這么泡啊。
第一波雨剛過,好多人還沒來得及清淤排水,第二波又接上了。農諺說“五月雨連連,莊稼要受難”,這連續的龍舟水對作物影響可不小。
想想看,玉米正拔節,水稻剛移栽,長時間泡水根都要爛了,能不著急嗎?而且這大風也夠嗆,農業棚架、廣告牌不加固,說不定就被掀翻了。
上回就有地方的大棚被風吹塌,菜苗被雨水泡壞,損失可不小。這次氣象部門提前發了預警,咱可得把防范措施做到位。家里有農田的,趕緊把圳渠疏通好,雨后第一時間排水,別讓水積在田里。
搞養殖的也要注意,圈舍的排水系統檢查一下,別讓雨水灌進去。路上開車的鄉親更要小心,雨天路滑,視線又不好,開慢點開穩點。現在問題來了,這么頻繁的強降水,到底該怎么有效應對呢?
有些新手農戶可能慌了神,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別急,咱慢慢捋。首先就是搶晴天,雨停的間隙趕緊晾曬,家里的糧食、農具別受潮。
然后農田管理跟上,排水之后還要看看作物有沒有病蟲害,及時防治。
這次降水范圍廣、強度大,山區的鄉親尤其要注意山洪和滑坡。
房子在山腳的,多留意山體情況,有異常趕緊轉移,安全第一。說實在的,連續的龍舟水雖然麻煩,但咱提前準備也能減少損失。
就像上次有個村子,提前疏通了溝渠,加固了大棚,損失就比別處少。數據擺在這兒,每次強降水后,及時排水的農田減產率能低30%以上。這說明咱農民的經驗加上科學防范,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不過也有鄉親犯難,家里勞動力少,這么多活一時半會兒干不完咋辦?村里是不是能組織個互助隊,大家搭把手,難關也就過去了。
現在政策也支持,農技部門也會下來指導,咱可別自己硬扛。說到底,面對天氣變化,咱既要重視又別慌,辦法總比困難多。就像這龍舟水,雖然來勢猛,但總有天晴的時候,日子還得往前過。
最后提醒大家,多關注咱的天氣號,最新預報第一時間知道。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鄉親們都上點心啊。關于這次龍舟水,大家有啥想法或者經驗,都可以在評論區說說。
看看別人是怎么應對的,互相取取經,咱一起度過這個多雨的五月。需要注意的是,天氣預報是科學預測,具體情況還得實時關注。各人根據自家情況做好防范,安全和收成一樣都不能馬虎。
總之,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波龍舟水,準備越充分,心里越踏實。
鄉親們,該動手的趕緊動手,別等雨來了才著急,那可就晚了。希望大家都能順順利利度過這輪降雨,莊稼好好長,日子穩穩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