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一年,卻在參議院以60對25的壓倒性票數為美軍最高指揮官。
他破格越級,繞過傳統軍令體系,直升四星上將,美軍內部極少數擁有“全域作戰經驗”的狠角色。
看似一場軍中人事調動,實則是一顆擊中太平洋局勢的“戰略炸彈”。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換人,而是一次方向性的轉彎。
美軍為何在此時啟用這位“空降悍將”?特朗普究竟意欲何為?
更關鍵的是,若中美沖突真的爆發,結局或許只剩八個字。
美國參議院以60票贊成、25票反對的表決結果,確認丹·凱恩就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這一人事任命,標志著美軍高層進入新的調整期。
丹·凱恩的任命事宜備受各方矚目,因為他并非傳統軍官體系中晉升的常規人選,所以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所在。
2024年退役時,他僅為三星中將,此次直接被提名為四星上將,并出任美軍最高軍事崗位之一,打破了通常的晉升流程。
凱恩曾是F-16戰斗機飛行員,亦擔任過特種作戰任務指揮官,還在伊拉克戰區任職多年,并在“9·11”事件當天擔任空中指揮任務。
此外他還曾任中情局軍事事務副主任,具有豐富的情報與作戰經驗。
此次人事調整被認為是特朗普政府重新執政后對五角大樓系統性改革的一部分。
前任主席查爾斯·布朗原本任期至2027年,但隨著政府更迭,其任期被提前終止。
凱恩的任命是特朗普直接主導的決策,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其打破五角大樓傳統圈層、建立忠誠體系的重要一步。
特朗普方面未明確表態換將的政治動機,但多位共和黨議員私下表示,布朗所代表的“多元化軍隊政策”與特朗普政府主張不符。
凱恩則被視為更符合其“非政治化、軍事至上”的戰略方向。
凱恩上任之時,恰值中美關系持續處于緊張態勢之際,美方近期在西太平洋部署加速,并強化與臺灣及菲律賓的軍事聯系。
凱恩作為新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將直接參與相關戰略規劃和兵力部署。
雖然部署完備,但丹·凱恩卻表示中美若發生沖突,那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世界遭殃”。
盡管凱恩背景強硬,但美軍自身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高層腐敗、武器事故頻發、士兵士氣下滑等。
近年來盡管軍費屢創新高,但實際戰備水平和應急能力屢遭質疑。
凱恩上任后如何處理這些內部問題,以及是否能夠推動實際改革,仍是外界觀察重點。
特朗普政府在軍事領域的調整引發了各界關注。
尤其是對美軍的多元化傾向的清除,提拔有戰爭經驗的軍事人才,這種變化可能導致國際局勢的不穩定。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近期還在大力發展軍備。
美國總統特朗普5 月 20 日在白宮正式發布了名為 “金穹”(Golden Dome)的導彈防御系統發展規劃,這一消息瞬間引發全球關注。
“金穹”系統的命名源自以色列“鐵穹”,但其設計遠超后者,目標是在近地軌道部署上千顆衛星,構成全天候反導網絡。
這些衛星將具備偵測、跟蹤甚至動能攔截能力,旨在于導彈升空初期進行攔截,從而改變現有的導彈防御模型。
項目核心技術包括激光測距、紅外追蹤、數據鏈通訊與分布式計算。
參與企業涵蓋洛克希德·馬丁、雷神、L3Harris以及SpaceX,后者將負責衛星發射和數據中繼服務。
盡管項目目標明確,但技術可行性仍面臨挑戰。目前多項關鍵技術尚未在實戰環境中驗證。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若全面部署“金穹”系統,預計總開支將超過8000億美元,時間跨度可能超過20年。
部分議員對SpaceX等科技公司直接參與軍用工程,表示擔憂質疑政府是否將國家安全過度依賴于私營企業。
特朗普2025年5月24日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宣布,美國將在2026財年撥出10120億美元國防預算。
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提出“萬億美元”級別的軍費計劃。
根據白宮提交給國會的預算提案,其中包括基礎國防支出和1130億美元的追加法案撥款。
資金將用于包括“金穹”系統、F-47戰機、核武器現代化、海軍艦艇擴建等項目。美軍人員工資也將獲得3.8%的普遍上漲。
特朗普在典禮中同時重申“美國優先”軍事戰略,強調美軍將不再承擔“無償保護”的責任。
他明確指出,美國駐軍費用應由駐在國承擔更多成本!目前美國已與日本、韓國就軍費分攤展開新一輪談判。
此舉令傳統盟友國家感到不安,尤其是北約成員國,擔憂美方將削弱其防御承諾。
在“金穹”計劃公布后,中國媒體做出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該計劃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包括研發部署、軌道攔截系統,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
違反《外空條約》倡導的和平利用原則,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控體系。
凱恩的上任、“金穹”的啟動、軍費的增長,是美國戰略重心發生深刻變化的信號。
五角大樓的權力結構、軍工企業的地位、國際軍事合作模式均在發生轉變。
中美之間的軍事競爭正從傳統戰場轉向太空和技術領域,競爭焦點也從威懾向反威懾演進。
盡管各方在公開場合仍強調“不尋求沖突”,但現實中所采取的步驟,卻在不斷削弱穩定局勢的基礎。
接下來幾年,將成為國際格局重塑的關鍵期。
“金穹”是否能如期實現?凱恩是否能穩定美軍體系?美國的盟友是否會繼續信任其防御承諾?這一切尚無定論。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在未來的博弈,將不再只是海空對峙或經濟競爭,更可能向太空、網絡和認知領域全面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