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河南的天簡直像脫韁的野馬。
晴雨冷熱來回折騰,種地的老把式都直皺眉頭。
眼下正是小麥收割的節骨眼,天氣卻來添亂。
未來一周,晴天、暴雨、大風輪著上場,溫差能竄10℃以上。
西部南部有陣雨偷襲,東部中部短暫放晴后又要變天。27到28日,西部南部剛收的麥子可得趕緊晾。
要是被雨水沾了,堆家里可容易發霉生芽。
農諺說“麥熟一晌,龍口奪糧”,這話一點不假。26到27日的晴天就是黃金期,能割多少割多少。
收割機、三輪車,能用上的家伙全拉出來。已收割的麥子別大意,防潮墊底下鋪,塑料布上面蓋。
兩層保護做到位,雨水再大也不怕。
可周末還有暴雨+7級大風等著呢,那才是硬茬。
南部信陽、駐馬店這些地方,暴雨可能帶著雷電大風。地里的麥子要是沒搶收完,農機都下不去地。山區的鄉親更得留意,山洪、泥石流風險高。
不光是麥收,日常出行也得小心。早上穿外套,中午穿短袖,晚上還得備雨衣。
“洋蔥式穿搭”最實在,熱了脫、冷了穿,靈活應對。
出門帶把晴雨傘,別管晴天雨天都派上用場。路過廣告牌、臨時工棚繞著走,大風天這些都是隱患。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經驗還是有用,不過得結合科學。比如用草木灰防潮,再配上塑料布,效果翻倍。我個人覺得,村里可以組織互助隊,哪家缺人手趕緊幫。
搶收的時候分工明確,割麥、運輸、晾曬各有人盯著。現在最要緊的,是盯著天氣預報,抓住晴天間隙。聯系好農機手,檢查好倉庫和防潮物資。
排水系統提前疏通,別讓雨水積在曬麥場。這場和天氣的賽跑,咱得拿出十足的勁頭。
麥子是半年的心血,可不能讓老天爺給糟蹋了。每個環節都盯緊,每個措施都落實,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鄉親們,該出手時就出手,搶收刻不容緩!
有啥不懂的,多問問村里的老把式,或者農技站的專家。
大家擰成一股繩,一定能渡過這個坎。記住,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咱用心,麥子肯定能顆粒歸倉?,F在就行動起來,檢查工具、聯系幫手、做好防護,別拖延!
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更多天氣和農事兒的實用技巧。最后說一句,種地靠天也靠人,咱自己上心,收成就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