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25 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陸續鋪開,不少人都在關注參保的各項細則。各地集中繳費時間大不相同,有的地區要求在上半年就完成繳納,而有的地方則將截止日期定在 12 月,這使得參保人必須時刻留意當地政策,把握繳費時機。因為在集中繳費期內參保,不僅能按時履行義務,還能享受額外的財政補貼;一旦錯過,即便可以補繳,卻無法再獲得這部分補貼,從長遠來看,對個人權益會造成一定損失。
在眾多參保疑問中,“60 歲時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每月能否領取 1500 元養老金” 這一問題尤為突出。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深入了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和影響因素。
現在參與養老保險,如果是職工養老保險的話,已經無法再一次性補繳了,但是由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推出的時間比較晚,加上一些城鄉居民的參保意識還不強,為了給他們提供更好的養老保障,很多地方還是允許在達到60歲時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從而在次月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待遇了。
不過補繳檔次需要按照當地的繳費區間來選擇,不能超過當地的繳費上限,比如當地的最高繳費檔次為3000元,你補繳15年,也就是補繳4.5萬元,不能隨意增加補繳金額,比如補繳五六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上。
基于此,我們來看如果一次性補繳3萬元,能領取到多少養老金?按照繳費檔次,一次性補繳3萬元,如果補繳15年的話,相當于是按照每年2000元的標準來繳費,繳費水平屬于中等。而根據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部分,是當地按照固定金額來發放的,各地差異比較大。
今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上漲20元,達到143元,各地的標準也會高于這個金額,我們就假設當地基礎養老金為180元,再來算算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計算方法,等于3萬/139=216元,加起來就是180+216=432元,達不到500元,更何況是1500元了。
不過,我們上面也提到了,各地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是存在差異的,其中一二線中心城市,基礎養老金標準更高,比如上海的基礎養老金在去年就達到了1490元,北京的標準也達到了961元,如果是在上海的話,一次性補繳3萬元,拿到的養老金顯然是可以超過1500元的。
2025 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通道已陸續開啟,由于各地繳費安排存在差異,集中繳費時間不一,及時關注尤為重要。只有在當地規定的集中繳費期內完成繳納,才能享受財政補貼這一福利。當下,不少地區仍允許 60 歲一次性補繳,以 3 萬元補繳為例,大部分地區按常規基礎養老金計算,到手金額通常僅 400 多元,與 1500 元相差甚遠。不過,上海是個例外,在此處補繳 3 萬元,養老金可達 1600 元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