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青訓的制度完善任重道遠。
文|朱健文
如往常一樣,國足名宿孫繼海的個人社交賬號保持著每日一更新足球青訓相關的教學視頻。然而他大概不會想到,過去評論量平均300條左右的青訓視頻最近竟然翻了一番,“18萬”等字眼充斥評論區。日前,一條小球員家長的視頻將孫繼海以及他創辦的“嗨球少年”免費青訓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近日,一個名為“張卓毅媽媽”的抖音用戶發布視頻,聲稱自己12歲的孩子于2024年2月加入孫繼海旗下的“嗨球少年”,一年后因為高強度的訓練檢測出膝蓋受傷,提出退隊卻被孫繼海青訓球隊要求賠償18萬元,否則將不開具自由身證明。這一事件經過媒體報道瞬間成為輿論熱議話題。
截至發稿前為止,體育大生意聯系了孫繼海以及“嗨球少年”的工作人員,但是他們表示不會對此事做出任何公開回應。盡管“張卓毅媽媽”在視頻中懇請網友的關注,但耐人尋味的是,目前該家長的抖音賬號已經關閉了評論功能。但是她關于中國足球青訓的指控也留給了人們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
三問“張卓毅”事件
一問“18萬賠償”。據“張卓毅媽媽”聲稱,自己提出孩子退隊后,青訓球隊工作人員表示要按照“一天訓練費500元”的標準收取賠償,一年下來推算就是“18萬”的由來。然而這一數字目前只是她的單方面說法,相關的聊天記錄和合同文本并未公開。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孫繼海以及嗨球少年團隊也并未回應相關要求和具體金額是否屬實。中國足球青訓的賠償缺乏清晰而統一的標準,讓青訓機構與球員之間的糾紛頻頻發生。
二問傷情。“張卓毅媽媽”在視頻中聲稱,孩子在2024年2月加入“嗨球少年”,每天需要接受“4小時高強度訓練”,導致膝蓋受傷。據知情人士向體育大生意透露,實際上張卓毅的傷情是脛骨結節炎、髕腱炎和骨裂,前者在青少年的發育階段較為常見,也有球員加盟前有舊傷的因素,并不能完全歸咎于訓練。值得一提的是,12歲以下小球員單日訓練時長一般不超過3小時,如果4個小時的說法屬實,對于小球員的身體有可能帶來不良效果。
不過從嗨球少年的公開信息中可以發現,他們白天的正常訓練時間是2個半小時,晚上會有1小時的拉伸和身體柔韌性鍛煉,并非嚴格意義上的訓練時間。
最關鍵的是,“張卓毅媽媽”這次控訴的焦點,正是為了取得“自由身證明”。據“張卓毅媽媽”聲稱,由于西安部分學校的校園足球也是通過俱樂部形式參賽,有了自由身證明孩子能夠參加更多的校園足球比賽。然而,正式比賽強度對比訓練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孩子能夠承受更多的比賽,卻無法承受日常訓練?這顯然難以自圓其說。因此,有很多網友都對其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是家長“白嫖”孫繼海青訓1年之后,有其他俱樂部或者青訓機構開出了更優厚的條件,也就是“挖墻腳”,導致非要拿到“自由身”。
此外,2025年4月至5月,“張卓毅媽媽”賬號曾發布多條張卓毅跳舞、踢球視頻。當事情發酵后,目前所有張卓毅日常視頻已全部刪除,僅剩三條爆料內容。至于張卓毅小學員最近一個月傷情究竟如何也存在很大問號。
“張卓毅媽媽”賬號僅余三條視頻
圖源:抖音
三問“免費承諾”是否存在欺騙。“張卓毅媽媽”在視頻中指出,“嗨球少年”項目以免費培訓吸引孩子加入,如今申請退出卻要求賠償,就是“騙人”。實際上,“張卓毅媽媽”在隨后發布的第三條視頻中又表態愿意承擔“合理補償”,讓先前的控訴變得無力。實際上據知情人士透露,“嗨球少年”對于水平并未達到預期而淘汰的球員,均未要求賠償。而且相對于其他體育青訓機構的“前端收費”,“嗨球少年”選擇的是“后端收費”,前期培養小球員期間免費,但是如果將球員培養成才,那么當他進入職業俱樂部,嗨球少年就可以獲得青訓培養費等更高回報。
當然,歸根到底,還是取決于“嗨球少年”與家長之間所簽訂的培養合同。在法治社會,走法律途徑才是解決爭端的首選,如果有足夠證據支撐,尋求體育仲裁獲得自由身才是常規操作。然而“張卓毅媽媽”在結果不如意的情況下首先訴諸“輿論斷案”,以輿論戰代替法律顯然值得商榷。既然雙方早已簽署合同且知悉合同條款內容,拿出契約精神,按照合同處理是應有之義。契約精神的缺失,正是中國足球發展長期存在的問題之一。
孫繼海曾透露,一個孩子一年培養成本20萬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北京嗨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19日,孫繼海本人持有公司40%的股權,而這一年正是孫繼海職業球員生涯的最后一年。從2021年開始“嗨球少年”項目正式啟動,孫繼海對其的定位是“全免費”足球青訓機構:除了球鞋以外,食宿賽訓完全免費?!班饲蛏倌辍币劳性诖筮B和遵義等全國多個青訓基地,通過全國海選的方式招募2013年以后出生的足球苗子。
圖源:嗨球官網
據了解,“嗨球少年”項目為球員配置的是兩名亞足聯職業級教練以及七名亞足聯A級教練,青訓總監朱永勝曾經是北京人和以及中國U20國青隊的助理教練,其余的教練都是有著豐富青訓經驗的。在過去的四年間,“嗨球少年”的小球員們多次前往德國、日本參賽或參與活動,費用同樣由項目自身承擔。從項目覆蓋的地域、配備的團隊等因素來看,“嗨球少年”的成本不是小數目。
其中張卓毅2024年2月加入“嗨球少年”,迅速躋身主力,作為2013年齡段的好苗子得到了“海選計劃”的重點培養。近一年,張卓毅參加了“嗨球少年”的全部出國活動,包括2024年6月前往德國觀摩歐洲杯揭幕戰、在慕尼黑當地參加比賽,10月出訪日本。兩個月前,他還跟隨項目去上海見了偶像貝克漢姆,并且得到了孫繼海的大力引薦。這些出國行都耗費了巨大成本,以及孫繼海在足球圈的廣泛人脈,是普通青訓機構無法媲美的。
此前孫繼海也曾透露,每年平均下來每個孩子的培養成本至少20萬元。而在字節跳動的公益平臺上,“海選未來足球計劃”眾籌項目已經得到超過15萬人次參與,已籌金額超過877萬元。不過據了解,眾籌資金占比不多,嗨球科技其他業務的營收投入到青訓項目當中才能覆蓋運營成本,在青訓合同中加入違約金等商業條款在所難免,也是業內慣例。
青訓機構與球員:
利益天平兩端如何兼顧?
縱觀中國足球的青訓發展,處于產業鏈金字塔基的青訓機構始終面臨“投入大,產出小”的困境,球員自由身轉投其他俱樂部,導致培養球員多年的母隊承受巨額損失的例子比比皆是。經紀人的介入更是讓青訓機構處于被動局面。韋世豪當初從魯能青訓自由身離開,前往葡萄牙留洋的案例讓山東球迷記恨至今。設置違約金是職業足球的業內共識,通過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保障培養球員的母隊在球員身上投入的培養成本不至于無償轉移,也保證了青訓機構的生存發展。
韋世豪(中)
圖源:Osports全體育
實際上在國際足壇,小俱樂部和青訓機構的權益始終得到行業管理機構的重視和保障。在國際足聯監管下,英超豪門切爾西操作當時未滿18歲的朗斯球員卡庫塔轉會,結果招來巨額罰款以及兩個轉會窗禁令。
當然,球員的權益也不能忽略。在保證訓練質量的同時保障球員的身心健康,通過科學訓練管理而非單純上強度拉時長,同時做好球員的傷病醫療保險保障,定期做好體檢,讓球員和家長能夠無后顧之憂投入訓練和比賽。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孫繼海在他的個人社交賬號簽名上如是說。對于“嗨球少年”,乃至中國足球青訓的制度完善同樣任重道遠,但愿這次爭端能夠在客觀上推動中國足球青訓逐步形成更完善的體系,行至更好的明天。
注:本文封面圖片來自孫繼海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