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三篇系統精準解讀廣東省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文章,每一個數據的計算不差一分錢。
2025年5月26日的文章,是企業退休人員繳費高的實際案例,那位先生的月養老金待遇為11570.68元,平均每年實際繳費13807.95元;
2025年5月27日的文章,是企業退休人員繳費低的實際案例,那位女士的月養老金待遇為1692.9元,平均每年實際繳費3356.14元;
本文的實際案例,是一位月養老金待遇為9931.91元的。他平均每年實際繳費11996.44元。
為保護退休人員的隱私和敘述方便,我稱這位先生為李騰李先生。
這些退休人員養老金自動計算的過程,我錄制了一個約2分鐘的視頻,請您關注、查看。
一、李先生的基本情況
1、李先生1962年10月出生,1981年4月參加工作,工人生產操作崗位,2022年11月退休。退休時年齡60周歲,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2、李先生的視同繳費指數為1.327,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實際繳費指數和為80.042,實際繳費指數和為787.3842,全程平均繳費指數為1.9848。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7232.0336。
3、李先生根據實際繳費指數推算的視同繳費賬戶額為128541.26元;根據李先生歷年的繳費金額和國家公布的記賬利率得出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為345897.36元。
二、核定養老金所需部分參數的計算
1、視同繳費月數及93年底前實際繳費月數A :153,用于計算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的視同繳費指數。
=(開始繳費年度-參加工作年度)×12+開始繳費月份-參加工作月份
=(1994-1981)×12+1-4
=13×12+1-4
=153個月
2、實際繳費月數B:346,用來計算繳費指數和累計繳費年限。
=(退休年度-開始繳費年度)×12+退休月份-開始繳費月份+1
=(2022-1994)×12+10-1+1
=28×12+10-1+1
=346個月
3、累計繳費年限(月)(C):490,用于計算繳費指數、工齡津貼和基礎養老金。
=(退休年度-參加工作年度)×12+退休月份-參加工作月份+1
=(2022-1981)×12+10-4+1
=41×12+10-4+1
=499個月
4、視同繳費指數D:1.327,用于計算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的視同繳費指數。
這是粵府[2006]96號和粵府函〔2021〕294號文件中設置的省直單位企業工人指數。
5、實際繳費指數和E:787.3842,用于計算基礎養老金。
這是根據退休人員本人歷年的繳費基數分別除以省當年的平均繳費基數然后取平均得到的。
6、平均指數:1.9848,用于計算基礎養老金。
=(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累計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指數(D)×視同繳費年限(A)+實際繳費指數和(E))÷累計繳費年限
=(1.327×153+787.3842)÷499
=(203.031+787.3842)÷499
=990.4152÷499
=1.9848
7、視同繳費賬戶額(G):128541.26,用于計算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這個參數是根據1998年前的實際繳費情況推算的。
8、個人賬戶儲存額H:345897.36元,用于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這是李先生歷年繳費金額的本金和利息。
9、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本市計算地方養老金年限(月)(I):303,用于計算地方養老金。
=(地方養老金截止年度-參加工作年度)×12+地方養老金截止月份-參加工作月份
=(2006 -1981)×12+7-4
=25×12+7-4
=303個月
10、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L):139,用于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這是國發[2015]2號規定的按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標準。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11、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實際繳費指數和N:80.042,用于計算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這個參數是根據李先生1998年前的實際繳費情況計算的。
12、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Q=P×F):17232.0336,這個參數用于計算基礎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 ×平均指數(F=(A×D+E)÷C)
=8682×1.9848
=17232.0336元
以上解讀,請參照下圖表中的紅色數字標記:
四、基本養老金的計算
以下解讀的基本養老金項目,請參考后附圖表中的紫色數字標記。
1、基礎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P)×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繳費每滿1年發給比例
=(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a+基礎養老金計發基數×平均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繳費每滿1年發給比例
=(8682×1+8682×1.9848)÷2×41.5833×1%
=(8682+17232.0336)÷2×41.5833×1%
=25914.0336÷2×41.5833×1%
≈5387.955
≈5387.95元,這里,不知為何向下取整少了一份錢,請朋友們再算算?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H)÷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L)
=345897.36÷139
≈2488.4702
≈2488.47元
3、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P)×(視同繳費指數(D)×視同繳費月數及93年底前實際繳費月數(A)+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實際繳費指數和(N))÷12×1.2%
=8682×(1.327×153+80.042)÷12×1.2%
=8682×(203.031+80.042)÷12×1.2%
=8682×283.073÷12×1.2%
=2457.6397
≈2457.64元
這里,(1.327×153+80.042)÷12,本質是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與機關事業單位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辦法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前天我已詳細解讀一次,現在我再詳細說明:
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實際繳費指數
=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實際繳費指數和(N)÷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期間的年限(時間長度)
=80.042÷54個月
=1.4822569
1998年6月前的視同繳費指數
=(視同繳費指數(D)×視同繳費月數及93年底前實際繳費月數(A)+ 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實際繳費指數×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期間的年限)÷1998年6月前的總年限
=(1.327×153+ 1.4822569×54)÷(153+54)
=(203.031+80.042)÷207
=283.073÷207
≈1.3675
現在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新辦法養老金計算辦法中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劉先生的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劉先生的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P)×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
=8682×1.3675×207÷12×1.2%
=2457.635445
≈2457.64元
讀者朋友們請看:廣東省計算企業退休人員的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公式和計算結果,與機關事業單位的計算結果是完全相同的。
廣東省的企業退休人員核定表中,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人社局最好也用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計算公式表述,那樣更簡捷,也容易讓企業退休人員明白:企業所用的公式,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是相同的。
4、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視同繳費賬戶額(G)÷原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K)
=128541.26÷120
≈1071.177
≈1071.18元
5、地方養老金
=(所在市200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省200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截止2006年6月30日本市計算地方養老金年限(J)×1%+轉入地方養老金總額(M)÷120=
=(2069-1997)÷2×303×1%+0÷120
=72÷2×303×1%
=109.08元
6、過渡性養老金
=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按粵勞社電[2009]32號文加發+按粵人社發[2014]8號文規定的工齡津貼
=1071.18+100+4×(499÷12)
≈1071.18+100+4×41.5833
≈1071.18+100+4×41
=1071.18+100+164
=1335.18元
上式中:499是累計繳費月數,按粵人社發[2014]8號文的規定,滿1年的計發4元,不滿1年的不發,即將繳費年限中的不滿1年的月份舍去。
7、過渡性養老金調整額
=(新辦法過渡性養老金-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期內扣減比例-粵人社發[2014]8號文規定的工齡津貼×過渡期內扣減比例
=(2457.64-1071.18)×50%-164×50%
=1386.46×50%-82
=693.23-82
=611.23元
8、核定的基本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地方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整額
=5387.95+2488.47+1335.18+109.08+611.23
=9931.91元
以上所有數據的計算金額,均與原核定表數據基本一致,僅差一分錢,也可以算是精準計算養老金。
五、總結
1、李先生的繳費金額很多,他的養老金就很高。這足以表明:現在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的計算完全符合多繳多得的基本原則。
2、我寫這個案例,本意是說退休人員如果多繳費,他的養老金就會很高。
3我的觀點是:
在職職工自己本人繳費金額多,他的繳費基數就高,單位按同一基數不同比例給工作人員的繳費金額就多,就相當于工作人員享受五險一金的水平高。
反之,如果工作你聽見自己本人繳費金額少,那他的繳費基數就低,單位按同一基數給工作人員的繳費金額也少,就相當于工作人員享受的五險一金水平低了。
所以說:如果工作人員一分錢不繳,單位也就一分錢不給您繳納五險一金,就相當于您沒享受五險一金待遇。
3、企業單位給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費用,可以抵扣單位應繳納的企業稅。所以企業單位給職工繳納的費用,也是國家的錢。
對企業老板來說:給職工繳費五險一金,并不影響他的收入。少給職工繳費五險一金,可能只是企業職工月工資相對稍高一點的虛名。
職工所受到的損失,一定是將來養老金低的實際代價。
以上三個實際案例養老金多少的比較視頻,請關注作者后點擊查看。
請看作者研究過程中,重算養老金的圖表:您也許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敬請關注更多相關資訊!感謝您的閱讀!明天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