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授銜的十大開國元帥中,有這樣一位元帥,他的高祖是晚清名臣,當過閩浙總督,還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并且其高祖和高祖的父親都是進士出身,一門父子兩進士,因此,他被認為是祖上最牛的元帥。
另外,他在黃埔軍校讀書時,被蔣介石看成是最沒有出息的學生,日后,他卻成為了老蔣最大的競爭對手;又因他的生活極其簡樸,因而被譽稱為“布衣元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向前元帥。那么在徐帥的一生中,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傳奇故事呢?
徐向前出生于1901年11月8日,山西省五臺縣永安村人。徐氏家族曾是山西名門,出過很多的高官,號稱“山右望族”。徐向前的高祖徐繼畬是晚清時期有名的學者和政治家,他曾擔任過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等職,曾一時權傾朝野。因此,徐向前也成為了共和國十大元帥中,祖上最牛的元帥。
但是到了徐向前的祖父一代時,卻家道衰落,因為他的祖父棄仕從商后,由于沒有經商頭腦,接連虧損,最終不得不靠變賣土地房產來償還債務,等到其祖父去世時,徐家已經是家徒四壁了,僅留下13歲的兒子與祖母一起艱難度日。
徐向前就是在這種窘迫的環境下,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家人窮困潦倒,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盡管出生于亂世,家境又十分困頓,好在徐向前的父母很有遠見,想方設法送兒子前往學校讀書,讓徐向前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使其在眾多的同齡孩子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佼佼者。
可到了16年那年,家里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來供徐向前上學了,小小年紀的他被迫輟學,到一家雜貨店當學徒工。兩年的學徒生涯,雖然生活十分辛苦,但是讓他深深體會到了基層百姓生活的不易,更為重要的是,這段經歷很好的磨練了他的意志。
也是在這一年,他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山西國民師范速成班招收免費學生,從小就酷愛學習、渴望讀書的他,便立即跑去報名考試,有幸成為了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因為這所學校不僅不要一分學費,相反還提供免費的食宿享用,這才讓徐向前這樣的貧困生,繼續有了讀書的機會。
畢業后,徐向前回到家鄉做了一名小學教員,后因其向學生灌輸了愛國主義和反封建思想的東西,而遭到了校方的辭退。教師雖然做不成了,但也給他帶來了好運。因為他南下廣州后,直接成為了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衛隊的一員,接觸到了更為先進的思想,對其世界觀的形成,影響甚大。后來他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接受了系統的軍事知識教育,這也為他輝煌的軍旅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黃埔軍校就讀期間,因為他長得比較瘦小,又不愛講話,看起來有些木訥,因而被“以貌取人”的蔣介石認為是最沒有出息的學生,可讓老蔣萬萬沒想到的是,昔日這位他最不待見的學生,日后卻成為了他最大的勁敵,把他手下那些得寵的黃埔高材生,一個個都打得落花流水!
從黃埔軍校畢業后,他先是留校當了一名排長,參加過東征。后來他又擔任過國民軍參謀、副團等職。在大革命的低潮時期,他不顧生命危險,投身革命隊伍,成為了一名信仰堅定的中國共產黨員,從此以后,開啟了他新的革命征程。
入黨后,徐向前的革命積極性更加的高漲,并且擔任過工人赤衛隊聯隊長、師長等職,并于1929年被派往鄂豫皖的紅軍隊伍中任職,他從副師長干起,憑借自己高超的軍事才能和顯赫的戰功,僅用了幾年的工夫,就晉升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兼第四軍軍長。
他率部在鄂豫皖一帶,與強大的國民黨軍進行殊死作戰,組織指揮了一系列經典戰役,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粉碎了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和“圍剿”,讓紅軍隊伍不斷的壯大,成為了蔣介石最難對付的競爭對手,令老蔣頭疼不已!
尤其是在革命的最危急關頭,徐向前果斷決策,率部撤出鄂豫皖蘇區,踏上歷經艱險的漫漫長征路,到川陜地區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曾創下了以2萬余人,打敗國民黨20余萬軍隊的輝煌戰績,取得了川陜蘇區反“六路圍攻”的奇勝。
之后,他又率部一路披荊斬棘,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強大的敵人,成功抵達陜北。結束長征后,他又參加西征,并擔任西路軍總指揮。西路軍慘敗后,他克服重重困難,九死一生回到延安復命,得到了偉人的熱情接待和高度信任。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擔任八路軍129師副師長職務,率部在河北一帶浴血奮戰,肩負著創建冀南抗日根據地的艱巨任務。之后,他又擔任了八路軍一縱隊司令員、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抗日軍政大學代理校長、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員、政委等職,他一邊指揮對日作戰,一邊辦學培養軍事人才,打了很多的勝仗和經典戰役,為部隊輸送了大量的軍事高級人才,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朽功勛。
在轟轟烈烈的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了解放軍18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太原前線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中共太原前線總前委書記等職,指揮部隊在山西一帶與國民黨軍進行殊死搏斗,出奇制勝,捷報頻傳。
如他在指揮臨汾戰役時,以大部分新組建的部隊,一舉攻克設防堅固的臨汾城之后,緊接著又指揮了最難打的晉中戰役,以我軍6萬余人的兵力,與國民黨裝備齊全的20余萬兵力作戰,結果是大獲全勝,一下子解放了14座城池,打出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術,為解放全中國樹立了典范。
新中國成立后,徐向前被委以重任,在軍政兩屆擔任要職,他先后擔任了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部長等職,是副國級領導干部,并于1955年授予了開國元帥軍銜,抵達其事業生涯的輝煌巔峰。他戎馬一生,鞠躬盡瘁,為創建新中國和現代化的國防建設、以及在強軍富國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徐向前雖然是開國元帥,又長期身居要職,但是他一點官架子都沒有,十分的平易近人,始終保持著一名農民子弟的本色,生活極其的簡樸,一生講一口山西本地化,一生愛吃山西的粗茶淡飯,平時穿的都是土布衣服和鞋子,破了就自己縫補后繼續穿,一身穿戴“土得掉渣”,因此,人們打趣稱其為“布衣元帥”,這一稱呼,貼切又親切!
其實,徐向前元帥的這一習慣,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養成的,他心靈手巧,會縫衣服和編織毛衣。如博物館中至今還珍藏著一件,他在戰爭年代自己親自織的毛背心,一件他穿了30多年的毛背心,他穿著它經歷了無數的槍林彈雨,如今它既成為了徐家的傳家寶,同時也成為了我們大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帥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89歲。一代元勛,就此隕落,舉國悲痛!
徐向前元帥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那為國為民的革命戰斗精神,永遠根植于我們每個人的心底,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永遠緬懷這位老元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