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國重新恢復了軍銜制度。這次恢復軍銜制度之后,廢除了大將和元帥這兩種軍銜,因此軍銜最高也只能被授予上將。
在這次被授予上將的人中,秦基偉格外矚目。因為他此時已經當上了國防部長,在軍中地位頗高。所以很多人見到他,都會向他表示尊重。
秦基偉55年就是中將,現在晉升上將也是很正常的。在這次授銜中,基本上還在一線工作的老將們,都被授予了上將。
除了這些老將們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年輕的杰出將領,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其中秦基偉的下級向守志,就是被授予上將的其中一人……
扛起紅纓槍
向守志是四川宣漢人,出生于1917年,這就導致他在資歷上短了別人一大截。
他是在1934年參軍的,但他從15歲的時候就開始鬧革命了。因為他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家里經常被地主欺壓,還總是有人去他家里打砸。
因為家里欠了地主的債還不上,所以地主隔三差五就派人去他家討債。他的父母勤勤懇懇地工作,可依舊還不上地主的債。
他不知道家里怎么就欠了那么多債,明明他們每天吃不飽,每天都在還債,為什么還不完呢?
小時候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長大后他明白了,地主的債是還不完的。因為這個債的名字叫“剝削”,是地主主要財富積累的手段。
如果老百姓真的將債還完了,地主們也會想辦法另找借口,將債務壓在農民身上。他們就像水蛭一樣,扒著老百姓吸血。
向守志生長在這樣一個被壓迫的家庭,所以他早早就覺醒了反抗意識。他深刻認識到,面對地主的剝削壓迫,要是不反抗,那就只能被壓迫一輩子。
只有學會反抗,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好過。覺醒反抗意識之后,他就參加了當地的游擊隊。
當時他才15歲,游擊隊原本不愿意收他。因為他年紀太小了,個頭甚至都還沒有槍高,讓他參加了游擊隊也沒法打仗。
而且當時游擊隊的槍不多,他們實在沒辦法收一個小孩子。但向守志不一樣,游擊隊拒絕了他之后,第二天他就拿著一桿紅纓槍重新過來了。
他可以不要槍,也可以不上戰場,但他就是想要參加革命。最終,他的堅持感動了游擊隊長,隊長將他收進了游擊隊,平常就讓他負責放哨。
他也確實是個很盡職盡責的哨兵,有什么危險總能第一時間通知到大家。而且他年紀小,敵人一般不會懷疑他。
他的表現讓大家都非常驚訝,經過商量之后,大家決定分配給他一支短槍。就這樣,他正式踏上革命生涯,成為了一個革命者。
1924年,他已經成了游擊隊的領導人之一了。當時紅軍發出了要“擴紅”的消息,他就想帶著大家一起去參加紅軍。
揚威神頭嶺
當時很多人都和向守志有一樣的想法,大家覺得只有參加紅軍,革命工作才能進一步展開。
但也有人有顧慮,比如參加了紅軍之后就要跟著部隊離開,那家里的人怎么辦?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遠離家鄉,大家更想守好家鄉的這一畝三分地。
游擊隊中愿意參加紅軍的,基本上都是些熱血的年輕人。他們熱血激昂,愿意為了革命付出一切。
就這樣,向守志帶著數百名年輕的游擊隊員參加了紅軍,為我軍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參軍之后,他就要面臨殘酷的挑戰。
當時部隊還沒有在當地完全扎根,根據地也還在建設中,但敵人卻已經迫不及待向我軍展開進攻了。
我軍迅速反應過來,展開“反圍攻”作戰。在反圍攻和建設根據地的時候,他帶領部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從一個普通戰士成長為一個班長。
長征開始的時候,他是副排長,跟著隊伍就開始了長征。長征路上非常艱苦,但不管有多苦,只要想到革命,想到回來一定會勝利,向守志就能堅持住。
長征結束后,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向守志則被編入129師,成為了129師底下的一個連長。
1938年,日軍大舉向晉南、晉西方向進犯,129師奉命馳援晉綏軍。
但抗戰初期,我軍的武器裝備非常差,無法在正面戰場上和敵人硬碰硬。129師接到命令之后馬上行動,但等他們上路之后,得知了敵人已經出發的消息。
這樣一來,他們必須想辦法拖延敵人的腳步。
劉帥決定兵分兩路,385旅769團負責襲擊黎城,吸引日軍前去增援;386旅負責設伏,迎擊增援黎城的敵人。
向守志當時21歲,正好在386旅機槍連當連長。伏擊打得就是一個出其不意,一開始的時候火力一定要猛,直接將敵人打懵。
伏擊地點選在沉頭領,機槍連僅有的六挺重機槍成了此次伏擊戰火力最猛的武器。
因為神頭嶺地形的問題,敵人的重武器無法發揮作用。因此我軍的這六挺重機槍,就成了戰場上最兇猛的武器。
在我軍的猛攻下,敵人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雖然后來他們及時反應過來,迅速向我軍發起了反擊,但他們已經失去了先機。
最終,我軍在神頭嶺大獲全勝,向守志在此次戰斗中的優秀表現,也讓上級注意到了他。
雙雙被授上將
秦基偉和向守志之間,曾經是長期的上下級關系。其實兩人都是出自紅四方面軍,向守志參軍的時候,秦基偉在軍中已經小有名氣了。
雖然秦基偉只比向守志大三歲,但兩人之間卻一直都是上下級。
秦基偉在軍中是出了名的“愛玩”,更是“好玩”、“會玩”的代表。軍中有了什么新奇的東西,只要到了秦基偉手上,他很快就能學會了。
在土地革命時期,秦基偉就是軍中赫赫有名的猛將。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他帶領的秦賴支隊,更是讓日軍聞風喪膽。
不過兩人在土地革命時期,其實一直沒什么交集,真正成為上下屬還是在抗戰時期。
當時秦基偉是太行軍區司令員,向守志則是太行軍區的一名團長。秦基偉很快發現,這個大個子的團長打起仗來非常猛,但看起來卻很靦腆,面相和實力很不相符。
但這并不妨礙他欣賞對方。后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秦基偉是中野九縱司令員,向守志則是九縱26旅的旅長。
秦基偉清楚他的實力,經常交給他一些攻堅任務,他也能完成得非常好。抗美援朝時期,秦基偉作為15軍的軍長帶兵入朝,向守志則是15軍麾下的王牌44師。
可以說,戰爭年代,他一直都是秦基偉手下的王牌部隊軍事主官,秦基偉對他也非常信任。
得知在這次授銜中,自己和老首長獲得了同樣的軍銜,他覺得非常激動。見到秦基偉之后,他啪地給對方敬了個禮。
秦基偉見他也已經成了上將,自然也非常欣慰。
他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位置說:“哪有上將給上將敬禮的,你快坐下來吧!”
聽了秦基偉的話,向守志嘿嘿一笑,趕緊坐在了老首長的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