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的時候,有位功成名就的企業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21世紀最大的危機不是經濟危機也不是股市危機,更不是房地產危機,而是信任危機。
不僅是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包括個體與個體,國與國之間也都徹底失去了信任,其實就像李宗吾的厚黑學里面所說的一樣。
就在前兩天的時候,一位小球員的媽媽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布視頻,控訴孫繼海旗下的“嗨球”青訓。
原因是自家的孩子原本在這家青訓踢球,但是因為傷病以及訓練強度的問題,孩子不想踢了,想離開這家青訓,但是被索要18萬的賠償金才能開具自由身份證明。
這段視頻剛開始被曝光的時候,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都力挺這位家長,認為是孫繼海旗下的青訓機構太過分了,要這么多的賠償金。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在網上被披露,事情真相來了,也出現了大反轉,這起事件并不像這位媽媽所說的那么簡單。
首先,孫繼海旗下的這家青訓為了培訓一個孩子是要花費很大的代價的,這一點相信大家都知道。
當初也是和這些孩子都簽了合約的,當然了,如果真的像這位媽媽所說的受傷了或者訓練強度太大,因為身體的原因退出,那也沒有什么問題。
沒有人會要什么賠償,但是這位媽媽卻要對方給自己的孩子開具一張自由身份證明。
都說國有國法行有行規,作為足球行業更是一樣,原本是在青訓踢球的,突然離開了,沒問題,但是你不能到別的俱樂部去踢球。
原因也很簡單,這種事情已經違反了合約,如果沒有自由身份證明的話,即便是這個孩子踢的球再好,也沒有哪家俱樂部敢接收啊。
這也就是這位媽媽一定要對方給開具自由身份證明的原因,按照這位媽媽的說法,孩子是適應不了這樣高強度的訓練,而且心理上也接受不了。
覺得孩子受不了這個苦,于是就把孩子帶回家了,覺得孩子成不了職業足球運動員,可以成為一種業余愛好。
按照這位媽媽的說法,既然是業余愛好,那就是不參加專業的俱樂部,在校園踢踢球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位媽媽又想讓孩子參加校園的足球活動,但是這些校園的足球也都是掛在俱樂部下面的。
所以,孩子的媽媽才堅持要一張自由身份證明,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這不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既然不提專業的了,為什么又要去參加校園足球呢?明知道校園足球也屬于掛靠在俱樂部下面的,讓別人開具一張自由身份證明不是強人所難嗎?
更何況,青訓為了培養一個孩子也是付出了很大的財力,物力和精力的,媽媽讓孩子退出青訓本身就屬于違約的行為。
別人沒有追究責任也就罷了,如今還要別人開具一張自由身份證明,這天底下哪有這么大的好事。
合著我把桃樹栽下了,每日除草施肥打農藥,等到這棵桃樹快要結桃子的時候,你把樹挖走了。
說實話,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在網上發布視頻,為自己討回公道,而且每次在網上發布的時候也是避重就輕,只說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不過幸虧網上有很多專業人員,這樣的事情自然就是被人一眼看破了,于是一下就出現了大反轉,這位媽媽也受到了輿論的質疑。
一位來自山東的網友在評論區調侃,弱弱的問一句,既然不想踢球了,為什么還要開具自由身份證明呢?
一位來自吉林的網友在評論區吐槽,這就好比去飯店吃飯,嫌飯店里的菜太難吃了,最后要求免單。
善良的老板給顧客免單,但是顧客又提出了一個要求,麻煩老板給我開張發票,因為我回單位還要報銷。
在這里不得不稱贊一下這位吉林的網友,這樣的比喻太形象了,真的是一針見血。
一位來自浙江的網友在評論區留言,不管怎么樣,要18萬是非常不合理的,加上一些其他的管理費用,我覺得30萬比較合適。
面對質疑,這位媽媽的態度又發生了大轉變,自己愿意給錢,但是對方的要價太不合理了。
要知道,這樣的事情本身就是自己違約在先,真實的目的,大家其實都清楚,作為一個成年人,沒必要藏著掖著。
不就是想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嗎?不就是已經給孩子找好了下家了嗎?還要說的這么冠冕堂皇,真把網友們當成三歲的孩子了嗎?
動不動就在網上發視頻帶節奏,如今的網友也不是那么好欺騙的了,如今,這位媽媽把事情搞得這么大,全網都認識了張卓毅,也都認識了這位口齒伶俐的媽媽,估計沒有哪個俱樂部敢收了吧?這不等于自己毀了孩子的前途嗎?
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