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藏糧有方,“齊魯糧倉”更滿更優

0
分享至

風吹麥浪,滿地金黃。5月底6月初,小麥自西向東、由南向北陸續成熟,今年第一季的糧食即將歸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責任重大。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考察時強調,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

何以“更高水平”?

從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攻關提單產,到推動糧食產后節糧減損、高效加工利用,再到向設施農業、畜牧業、海洋漁業等要多樣食物,山東以更高科技賦能、走更高效益路子、向更高層次躍升,讓“齊魯糧倉”更滿更優。


在位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智慧化顯示大屏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一目了然,還能實時看到土壤含水量、含氧量等信息?!耙郧稗r民種地靠經驗,現在靠數據。”濟南城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蕾說,如果哪個地塊缺水了,系統就會發出預警,只需一鍵下達灌溉指令,大田里的灌溉設備就能立即開啟作業。

“一塊屏”里的數據從何而來?楊蕾揭秘:“整個示范區‘植入’了500多臺(套)監測設備,既有在地面上的,也有埋在地下的,還有‘穿戴’在作物上的,可以實時監測空氣、土壤里的各項指標,共同匯集到‘智慧大腦’中,為科學、精準管理作物提供依據?!?/p>

生產方式之變,帶來糧食產量之增。示范區去年糧食單產提升15%,化肥、農藥等農資消耗降低30%,種糧農民每畝可增收300元。

在山東,越來越多的農田與科技“雙向奔赴”,種糧農民和科研團隊“相互成就”,千里沃野展現出由新質生產力驅動的嶄新氣象。


5月10日,在濟南市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現場,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盛達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手們在觀看一款純電、智能、無人駕駛拖拉機。

良田播良種。全國推廣面積前10位的小麥品種中,山東占4個,“濟麥22”已有12年推廣面積全國第一;“登?!庇衩灼贩N曾連續7次創造全國、2次創造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齊黃34”大豆品種推廣面積全國第二,山東大豆供種量占黃淮海區域的75%以上……各科研院所和育種企業培育的眾多優良品種,對全省乃至全國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良種配良法。小麥寬幅精播技術,通過擴大行距和播幅、均勻播種,從而保障小麥個體的健壯發育,平均每畝增產30公斤以上;玉米密植精準調控技術,通過將種植密度從每畝4300株提高到5500株左右,配套水肥一體化等,平均每畝增產100公斤以上……一項項關鍵增產技術,成為糧食豐收的重要“法寶”。


5月24日,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陵坡村的金色麥田。時下,小麥陸續進入收獲期,遍地金黃,麥浪滾滾。

良法用良機。無人駕駛拖拉機、氣吸式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結合實際生產所需,“山東造”農機正向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加速奔跑,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7%。

綜合施策下,“齊魯糧倉”愈發豐盈。2024年,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42億斤,連續4年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


保障糧食安全,在種植生產環節需要做“加法”,不斷提高糧食產量;而在產后收儲環節則需要做“減法”,減少糧食損失。從某種意義上講,節糧減損就相當于糧食增產,是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一塊“無形糧田”。

早些年,農戶儲糧因設施簡陋、技術落后,受蟲害、鼠害、霉變等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糧食損失。

減損,就要有“過硬”的儲糧設備。今年以來,位于淄博市的山東長江糧油倉儲機械有限公司接到了不少訂單,企業整合研發力量研制出的智慧小麥干燥儲糧倉廣受市場歡迎。與傳統糧倉相比,該儲糧倉無需晾曬和機械烘干即可在短時間內降低糧食含水量,避免因晾曬造成的籽粒二次污染和碎粒,且防潮、防蟲、防鼠效果好,還能通過智能化數字顯示屏隨時監測倉內糧食的溫濕度,保證糧食顏色、品質不變。

為確保糧食儲得好,山東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新建設一批高標準糧倉,同時對原有糧倉進行升級改造。“據測算,通過實施這一行動,全省地方儲備糧儲存綜合損耗率降至0.38%,低于國家規定的損耗率標準?!笔〖Z食和儲備局副局長孟軍說。濟南、臨沂、日照等市還探索應用智能扦檢一體化系統,應用高效環保入庫設備,自動完成送糧車輛扦樣、檢驗工作,不僅效率提升1倍,而且減少糧食撒漏。

沿著產業鏈繼續往后端看,只要鏈條足夠長,吃干榨凈每粒糧;只要產品足夠細,糟糠麩皮都有戲。德州發達集團研發“六皮九心三渣兩尾”制粉工藝,出粉率從77%增至79%,按年加工小麥270萬噸計算,可提高面粉產量5萬余噸;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小麥麩皮等加工副產物生產膳食纖維、蛋白肽等,過去的生產廢料變成了高檔產品,一粒小麥能被加工成600多種產品……

山東努力讓每一粒糧食高效利用、“物盡其用”。數據顯示,全省糧食加工轉化利用率達98%以上。


“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

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

向設施栽培要果蔬,山東很多地方大棚成“海”,去年蔬菜產量突破9600萬噸;向規模養殖要肉蛋奶,畜禽養殖向集約化、工廠化、智能化躍升,全省去年肉蛋奶產量1600多萬噸,連續33年居全國首位;向海洋牧場要水產品,耕牧深遠海,水產品產量去年超過950萬噸……山東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爭做保障多元食物供給的“全能型選手”。

在青島田瑞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蛋雞養殖基地,層疊式蛋雞籠養設備足足有12層,相當于四層樓高?!皹欠俊眱炔浚熊囄沽舷到y、清糞系統、集蛋系統、飲水系統、配電系統等組成一個龐大有序的飼喂系統,實現蛋雞養殖自動喂料、自動供水、自動清糞、自動噴霧、自動集蛋等自動化運行。利用這套模式養殖蛋雞,每平方米飼養數量增長3倍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60%以上。

山東把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作為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主渠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方向、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的主陣地。2024年,全省設施農業總產值達5300多億元,全省60%的蔬菜、80%以上的畜產品和水產品、95%的食用菌均來自設施農業。


萊州市金城鎮海域大型生態圍欄“藍鉆一號”,工人利用數字技術開展斑石鯛幼魚等海水魚深遠海大水面立體智慧養殖。

在遼闊的海洋,“藍色糧倉”正加快建設。在距離萊州灣海岸10公里的遠海開放海域中,我國首座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藍鉆1號”靜靜矗立在海面。這一大型圍欄由嵌入海底的172根鋼制管樁組成,形成養殖水體約16萬立方米,能抗12級以上風浪,且集成多項自動化、智能化管控技術,平時只需3個人就可以承擔養殖管理及海上看護等工作,年可產優質斑石鯛、黃條鰤等優質商品魚300噸以上。

從陸地到海洋,從種植到養殖,山東農產品既保數量,也保多樣、保質量,“齊魯糧倉”的空間邊界不斷拓展,向著更高水平邁進。

(大眾新聞記者 毛鑫鑫)


禹城市辛店鎮大李村成片小麥躥得整齊,顆粒飽滿。

村民孫洪旗拿起手機,點開應用程序,水肥一體化閥門開啟,水如細雨般滋滋噴出,精準滴灌小麥根部。他俯身撥開小麥,抓起一把泥土,用力一捏,成團后又迅速散開。“墑情沒問題。”孫洪旗說,“以前種地靠鋤頭,現在靠手機?!?/p>

今年51歲的孫洪旗,從2016年起先后流轉了5000畝地,是名副其實的種糧大戶?!案S土地打交道30多年,今年最清閑?!睂O洪旗說,以前澆1000畝地需要7—9人同時進行,澆一遍需要10多天,人工每人每天的工費約為60元,現在120元招人都難?!胞溍绻酀{關鍵期,澆不上地,心里那叫一個急啊?!?/p>

轉機來得巧。2022年冬,德州市“噸半糧”產能創建工程,配套安裝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精準滴灌,澆水施肥更加便捷。

心里犯嘀咕的老孫,參與禹城市實施糧油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項目,拿出100畝地作為試驗田,初步嘗試水肥一體化技術——相關部門免費鋪管道,水龍頭一打開,水肥就能流入大田。嘗到甜頭的孫洪旗,后來又自費鋪了400畝地。去年,老孫還購買了加裝北斗導航終端的拖拉機,鋪管道正好派上用場,提升了作業效率和質量。

今年,剩下的4500畝地都安裝了水肥一體化滴灌項目。下這么大成本值嗎?老孫給算了幾筆賬。

節約賬。過去由機器撒固體肥,每年春天施一次,一畝地需要120斤肥料。而改造后的水肥一體化大田里用的是液體肥,隨水澆肥,分兩到三次施肥,不易揮發流失。數字化管理能夠精確計算肥料的使用量,一畝地節省30斤到50斤肥料,節省肥成本60元左右。

增收賬。不用人工澆水,田壟就沒了用處,去壟增田,100畝地能增加8畝—10畝耕地,每畝1000斤小麥算,能增收9600元。綜合成本算,全年1000畝地增收20萬—30萬元。

得實惠的老孫,今年麥收后要再流轉1000畝地,承接德州和禹城農業項目,配套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進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老百姓不僅要會種田還要‘慧種田’?!睂O洪旗計劃給5000畝地,安裝上智能遙感器,從手機上就能看到土壤溫度、濕度、肥力等?!坝辛恕Ю镅邸ⅰ橈L耳’,種田更省時省力?!蓖磳⒇S收的小麥,孫洪旗對以后農業發展信心挺足。

(大眾新聞記者 賀瑩瑩 通訊員 龐占英 周志娟)


山東扛牢農業大省、糧食大省責任,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構建“1+4”農業生產體系,主攻糧食單產提升,深挖設施農業、畜牧業、海洋漁業、鹽堿地綜合利用“四個潛力”,打造更為穩健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2024年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42億斤,連續4年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

實施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打造“六大引領區”。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攻關、融合共促,充分挖掘地種肥藥各要素、耕種管收各環節增產潛力,促進試驗田、示范田產量向大田產量轉化。重點打造“德聊噸半糧”“汶陽田”“魯西南”“黃三角”“臨郯蒼”“膠萊河”六大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引領區,以片區輻射帶動山東糧食增產提質示范工程建設。

優化耕地資源合理配置,落實“藏糧于地”。堅持良田糧用,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和改良鹽堿地,分區分類開展治理改良,持續提升耕地質量,夯實糧食產能提升基礎。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推進“藏糧于技”。推進小麥、玉米、大豆等生物育種關鍵技術攻關,實現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提升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7%。分區域、分品種集成推廣單產提升技術,組織“萬人下鄉·穩糧保供”行動,1.8萬名農技人員開展常態化指導,確保穩產增產關鍵技術措施落地見效。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山東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糧食增產提質,加快建設“齊魯糧倉”升級版。(毛鑫鑫 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臺資訊 incentive-icons
金臺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
1356677文章數 20000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文安县| 上高县| 边坝县| 剑河县| 洛南县| 富平县| 晋江市| 大姚县| 辉南县| 桃源县| 满城县| 安徽省| 江油市| 稻城县| 安平县| 景宁| 承德市| 偃师市| 龙川县| 双流县| 海晏县| 石河子市| 望都县| 和田市| 花莲市| 泽州县| 康马县| 荣昌县| 江孜县| 潜江市| 潢川县| 铜鼓县| 吴桥县| 泸水县| 陇南市| 兴业县| 金寨县| 大庆市| 河津市|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