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在黑龍江省濱綏鐵路綏芬河至國境線提質改造工程新建綏芬河隧道內,隨著機械設備將最后1米巖壁鉆通,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濱綏鐵路提質改造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
濱綏鐵路連接黑龍江哈爾濱市和綏芬河市,距今有百年歷史,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對俄鐵路運輸通道,也是我國中歐班列“東通道”重要口岸。今年以來,綏芬河站中歐班列通行149列6942標箱,進出口運量達358.1萬噸,同比增長9%。為提高口岸運輸能力,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濱綏鐵路綏芬河至國境線提質改造工程,其中綏芬河隧道是該工程的重點控制性項目。
改造工程包括一隧道、三橋梁、六路基。其中,綏芬河隧道全長602米,出口處距國境線直線距離不足400米,也是新建的“套軌”隧道,可以滿足不同軌距列車在同一線路上通行。
- 設計單位對既有線路進行了“直線改造”,在隧道內設計了完整排水系統,增加了防凍脹與保溫設計,并預留了增建新線路的條件。
- 施工單位引入“智能化”平臺,投用隧道監控量測模塊,確保隧道開挖斷面監測實時可見、可控,保證施工安全。并在平臺上運用了環保儀器,實時監測能耗與排放,減少揚塵污染。

據了解,濱綏鐵路綏芬河至國境線段提質改造工程將于年內竣工,投用后,列車運行時速由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將進一步提升跨境運輸能力,提高鐵路運輸安全保障。
(總臺記者 于文波 彭海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