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次向全球核電玩家發(fā)邀請,邀請核電玩家到印度投資。
其實早在2025年2月1日,印度就公布了新的核電產(chǎn)業(yè)舉措,希望外資企業(yè)進入印度市場,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達到49%。
當然了,印度給的初期比例是不超過26%,表現(xiàn)好呢,增加這個比例,但不超過49%。
什么叫表現(xiàn)好呢,就是愿意把技術轉讓給印度。
印度現(xiàn)在有8座核電站,24座反應堆,裝機容量8180兆瓦,發(fā)電量占印度總發(fā)電量的3%。
印度還在建設11座反應堆,設計容量8700兆瓦。
但印度缺電,問題是核電比例太低嗎?根本不是呀!
印度的煤炭發(fā)電占了總發(fā)電量的74%,印度本來就是世界第二大煤炭國,但印度煤炭生產(chǎn)技術落后,加上產(chǎn)煤的東部,跟發(fā)電的西部、南部交通設施落后,導致運輸成本過高,用印度自己的煤炭,不如進口煤炭,因此印度發(fā)電的煤炭,超過25%依賴進口。
2022年5月,印度就因為煤炭進口不了,自己的煤炭產(chǎn)能提不上去,保障發(fā)電都成問題。
還有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印度的電力基礎設施薄弱,輸電技術落后,連全國通電都沒有實現(xiàn),因此不管是太陽能、風電還是核電,問題不在發(fā)電上面。
所幸,我國沒有參與印度的核電項目!因為印度的核電項目,要求外資公司提供技術,施工建造、運營全部由印度人進行,但是發(fā)生事故,由外資公司承擔全部責任,我們直接放棄。
印度的核電技術,也是萬國造
印度的核電技術,也是萬國造。為了獲取更多的核電技術,印度先后同美國、俄羅斯、法國‘加拿大、英國合作核電。
1955年,加拿大同意跟印度一起建造核電站,這個是為了技術實驗,名字就叫Candu反應堆,即“加拿大-印度反應堆”,設計容量是40兆瓦。1960年建成后投入使用。
后來,印度自行設計的反應堆,都是基于這個項目的設計架構和技術。
幾乎同時,1956年,印度開始修建塔拉普爾核電站,那時候是美國提供的技術支持。相比加拿大,美國人把核電技術管得很嚴。
但是之后的幾十年,印度在核反應堆方面,幾乎沒有什么進步,一直到2024年,完全由印度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核反應堆,才研制成功。
有技術歸有技術,但是實際商用,印度面臨的問題不少,首先是印度研究的是快堆技術,技術復雜,運行成本高,印度缺乏對快堆技術管理和運營的人才。
盡管早早地就獲得了Candu反應堆技術,但由于印度自研一直沒有進步,上世紀90年代,印度尋求俄羅斯幫忙,修建了多個核電站,印度現(xiàn)在在運營的核電站,幾乎都是俄羅斯技術。
法國看俄羅斯在印度核電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一套機組都能賣20億歐元以上,法國也找上了印度,要跟印度建造世界最大核電站賈伊塔普爾核電站,裝機容量960萬千瓦。
單單這一座核電站,項目金額就可能不低于500億歐元。
同時,印度自己還在研究PFBR快反應堆、巴哈特模塊小反應堆,核聚變反應堆,加壓重水反應堆等等。
而法國,上來就跟印度一起研發(fā)多個方向的核電技術,比如賈伊塔普爾核電站的EPR改進機組技術,AMR模塊反應堆技術,SMR模塊化小堆技術,JHR研究堆等等。
看來,還是法國知道怎么跟印度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