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2州“圍攻”特朗普政府,已經選擇自我打臉的懂王,未來還將出現更多自我否定的尷尬場景。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審理了一起備受關注的案件。那就是前段時間,以俄勒岡州為首的12個州聯合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濫用總統緊急狀態權力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并反對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中國等國家加征20%關稅。
對于這些控告,特朗普政府的律師、美國司法部官員舒馬特,一方面以“政治問題不屬司法審查范疇”為由進行抗辯;
另一方面,他還表示“這些關稅的目的是制造壓力”。
他辯解稱“當前關稅正為特朗普提供所需的談判籌碼,并警告如果取消關稅,將削弱他們的談判能力。”
據了解,此案并沒有當庭裁決,這也是近期多起挑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訴訟之一,最終該案件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
關于這件事,有兩個點比較值得關注。
第一,是特朗普目前面臨的壓力;
第二,是特朗普的律師辯解稱:關稅是談判施壓手段。
首先,美國多個州開始團結起來,對特朗普的瘋狂關稅政策采取訴訟措施,這對白宮而言,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雖然此次提起訴訟的12個州,絕大部分都是藍州,也就是民主黨的地盤,但問題是,這其中也不乏搖擺州。
如果那些搖擺州都開始傾向反對特朗普政府了,那么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該如何面對?
很顯然,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無視美國民眾的聲音,等待共和黨的結果,將是在中期選舉中徹底輸掉底褲,失去眾議院幾乎是百分之百的,而參議院也有可能會重新被民主黨奪回。
而特朗普也會因此成為一個“跛腳鴨”總統。
雖然特朗普政府的律師為了抗辯,甚至不打自招,直接表示“關稅的目的是制造壓力,給美國敲詐別國提供籌碼”。
但問題是,距離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而美國得到了什么呢?
截至目前為止,也就只有英國算是給了特朗普一點“面子”,跟美國達成了一份“電話協議”,需要指出的是英國議會并未通過該協議。
說的直白點,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與美國達成正式協議。
相反,除了中國選擇“不跪”,其他絕大多數國家不僅沒有向美國做出實質性讓步,反而變得越來越強硬。
比如日本直接表示:他們將尋求跟美國達成一份符合自身利益的協議。
而歐盟更是直接抨擊美國稱:美方向他們提供的一份文件,堪稱是一份“不切實際的要求清單”。
事實證明,特朗普不惜損害美國民眾的利益,想要通過加征關稅對他國制造所謂壓力,結果卻幾乎一無所獲。
從這個角度講,特朗普政府為其關稅政策抗辯的理由,顯然并不足以說服美國民眾犧牲他們自身的利益,來配合特朗普“游戲世界”。
從前景上來看,特朗普想要利用關稅做籌碼,跟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談判中,攫取設想中的戰略性利益,基本不太可能。
相反,特朗普的所謂壓力卻迫使其他國家“抱團”對抗美國,換句話說,世界在遠離美國。
比如,中國和東盟共同宣布已經全面完成自貿區3.0版談判,這無疑將成為中國和東盟國家,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有力“籌碼”。
而根據官方消息,5月26日將在吉隆坡召開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這兩個消息恐怕又要讓特朗普不高興了。
很顯然,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特朗普憑空制造的關稅籌碼,其威力只會不斷的降低。
尤其是在跟中國的關稅博弈之中,已經多次自我打臉的特朗普政府,未來還將出現更多自我否定的尷尬場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