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及多方信息綜合分析,尼康(Nikon)于2025年5月23日宣布,受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新關稅政策的影響,將于6月23日起上調其在美國市場的相機和鏡頭價格。這是繼佳能、索尼等品牌后,又一日系影像巨頭因貿易政策調整而采取的價格應對措施。
尼康在官方聲明中明確表示,此次價格調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對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政策。自2025年4月起,特朗普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保護主義關稅政策,包括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30%的關稅,以及對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等特定品類加稅。尼康指出,這些關稅導致其供應鏈成本顯著上升,不得不通過提價來平衡成本壓力。此外,尼康在最新財報中透露,關稅可能使下一財年利潤減少約100億日元(相當于 6850 萬美元),這對于尼康這種規模的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盡管尼康未公布具體漲價型號及幅度,但結合行業動態可見,其全系列相機和鏡頭均可能涉及。此前,佳能、索尼等品牌已宣布類似計劃:佳能表示將在美國市場提價,并考慮轉移供應鏈以應對關稅風險;索尼則因匯率波動和原材料成本上漲,于2025年5月調整了部分產品價格。
尼康雖未明確轉移生產線,但強調將“密切關注關稅變化并靈活調整策略”。佳能、索尼等企業則加速全球化布局,以減少供應鏈中斷風險。
漲價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此次關稅疊加供應鏈壓力,可能引發更顯著的價格波動。
尼康此次漲價或成為影像行業新一輪價格調整的起點。隨著關稅政策持續,企業需在成本控制與市場競爭力間尋找平衡。對消費者而言,短期內需關注6月23日前后的價格窗口期;長期來看,品牌溢價能力、供應鏈韌性及政策走向將成為行業洗牌的關鍵因素。
影像觀:
美國的關稅政策通過抬高生產成本、觸發供應鏈調整和通脹壓力,對影像行業形成“三重沖擊”。消費者不僅面臨直接的價格上漲,還需應對供應短缺和市場信心波動。長期來看,行業可能通過全球化布局和技術升級緩解成本壓力,但短期內價格波動與消費降級趨勢難以避免。尼康的漲價決策既是貿易摩擦下的被動選擇,也是全球供應鏈重構的縮影。在“逆全球化”趨勢中,影像設備行業的成本壓力與市場博弈或將持續升級。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關注關稅政策窗口期、比較不同品牌溢價能力或成為應對策略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