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美國20個州13日聯合對特朗普政府發起兩起訴訟,起訴聯邦政府部門將撥款與各州移民執法情況掛鉤,認為此舉違反美國憲法規定的分權制衡原則。法庭文件顯示,由伊利諾伊州、加利福尼亞州、羅得島州、紐約州等20個州的總檢察長代表各州作為原告,起訴美國交通部、國土安全部等部門及其負責人。原告認為,特朗普政府把各州實施移民執法情況作為獲取聯邦政府撥款的條件,此舉剝奪了國會的財政支出權,違反美國憲法。聯邦政府脅迫州政府執行其偏好的政策同樣違反憲法。
特朗普(資料圖)
很明顯,這幾個州很著急,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嚴重阻礙了他們和中國之間的經貿聯系,給美國自身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到目前為止,美國企業、州政府以及其他倡導團體已經提起8起訴訟,控訴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其中有6起交給國際貿易法院審理,其余2起則在不同的聯邦法院接受審理。這表明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觸及美國企業和民眾的底線,影響到了其他州的經濟發展。原本就想脫離美國聯邦的州,在關稅政策的沖擊之下,必然會進一步加劇這一想法。
此前,全美50個州爆發1300多場抗議活動,參與人數超50萬。顯然,特朗普所謂的“貿易逆差”在今天已經站不住腳。這些州的州長們認為,關稅政策不僅未能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還嚴重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利益。關稅政策的實施已經導致美國GDP增長放緩、企業投資減少,甚至影響了美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如果關稅政策持續下去,這很有可能會引發中國方面采取更進一步的反制措施,從而對美國經濟造成更大的沖擊。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宏觀經濟與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魏亮:這些訴訟實際上對特朗普政府現行政策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從體量上看,參與訴訟的12個州2024年的經濟產出加起來占到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0%。要是再算上之前加州對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訴訟,這些反對力量所代表的經濟產出能占到美國GDP的40%左右,如此龐大的體量,無疑形成了極為強大的壓力。
美國(資料圖)
自從中國和美國日內瓦聲明公布之后,引發美媒輿論熱議。特朗普將對中國的這份協議廣泛宣傳為“美國勝利”,表示美方從條款中受益很多;參加談判的貿易代表格里爾也表示和中國簽訂協議之后,美國得以立刻解決國內的緊急狀態。但《華爾街日報》在12日發布的文章將特朗普揭了個底朝天,他們從經濟學角度嘲諷美國這次是“大敗”,美企虧損巨大之后什么都沒得到;但特朗普遮掩不敢公布,美國對華關稅施壓的目的一項也沒有實現,反而被逼取消了所有4月份開始對中國加征的稅款。
事實上,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后,多個國家重新評估與美國的談判策略。過去默認的“退一步”不再是慣性動作,相反,一些國家正在試圖改變談判節奏。不少外媒關注到,中國以穩健、堅定的立場頂住了美方多輪施壓,最終雙方達成多項積極共識,在國際社會產生示范效應。“這改變了談判形勢。”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斯蒂芬·奧爾森直言,“許多國家看到談判的結果,會得出一個結論:美國政府開始意識到,此前做得太過火了。”
美國(資料圖)
近日,第十一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開幕。來自中美兩國的與會人士一致認為,兩國應加強對話合作,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常駐聯合國原代表張軍在論壇開幕主旨發言中指出,在中美關系中,挑戰與機遇永遠相伴而行,雙方應著眼長遠,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為此,他提出四個可行路徑:一是建立正確認知,謀求共贏發展;二是以多極化發展為杠桿,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三是以世界經濟轉型為契機,推動經濟全球化再平衡;四是加強區域合作,打造更加強有力的發展依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