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天津市紅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天津5月28日電 (記者唐心怡、實習生董曉晴)“近代中國看天津,天津之源看紅橋。”5月27日清晨的西北角更加人聲鼎沸,“發言人帶你領略津派文化”主題新聞發布活動走進紅橋區,生動展示紅橋區挖掘、利用、發揚傳統文化的亮點成效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等。
“首批挖掘出10個類別、47個文化點位、9條文化輻射線、9個文化片區,繪制完成紅橋區首張“源文化”電子地圖。”
“通過‘一季一主題,一節一場景’的差異化設計,我們將努力為市民游客提供‘古今交融、晝夜聯動、四季全時’的全周期文旅體驗。”
“今年將重點實施‘一二一’工作舉措,即深化九年一貫制培養模式、再啟動兩所合作辦學學校建設、新華中學和苑學校高中部將首次面向市內六區招生,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此次新聞發布以“津脈尋蹤 源起紅橋”為主題,來自紅橋區教育局、丁字沽街道、鈴鐺閣街道、三條石街道的主要負責人及紅橋區文化和旅游局分管負責人用真摯的話語、清晰的思路描述出紅橋區未來的發展圖景。
在天津府官立中學堂舊址,紅橋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季大酉從天津第一所官立中學堂的歷史出發,將紅橋區深受千年大運河浸潤滋養,曾孕育出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天津最早的機器制造業工廠聚集地、天津最古老的商業街以及天津最早的居民點、最早的水旱碼頭、最早的商品集散地等內容娓娓道來,講述了紅橋區是天津城市、商業、民族工業、近代教育的發祥地,這些寶貴的歷史遺存和文脈資源也賦予了這里作為“天津之源”的獨特地位,讓“源”成為紅橋文化的特質和生命力。
發言人們還介紹了紅橋區打造“四季紅橋”特色文旅品牌、推進三岔河口綜合景區建設、傳承教育底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用足街域優質資源推動文旅商融合發展、延續歷史文脈激發城市活力、西北角IP形象征名結果等方面內容。
發布會現場,啟動了“天津之源看紅橋”品牌建設工程,通過溯“源”,讓區域內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可知可感可觸可傳,塑造具有辨識度和記憶性的新紅橋形象。
發布會后,與會人員走進天津三中校史館進行采訪調研。人民網實習生 董曉晴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