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構思的未來馬賽克戰爭,沒想到,中國已經實現了。
所謂馬賽克戰爭,簡單來說,就是將大量零散的作戰單元組合在一起。
與傳統的集中式指揮模式不同,馬賽克戰爭強調去中心化和靈活性。
具體來說,通過融合陸地、海洋、空中、太空、網絡和電磁頻譜等多個領域的信息,打破了傳統軍種和作戰領域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了信息的跨域共享。
再借助先進的傳感器網絡和通信技術,戰場上的各類數據會被實時收集并整合,形成一個全面的戰場態勢圖。
這張“活地圖”不僅反映當前的敵我態勢,還能預測潛在的威脅和機會。
最后,這些碎片化的作戰單元通過AI和網絡化系統連接,形成一個靈活的“殺傷網”。
這個網絡能夠根據戰場需求隨時調整配置,執行偵察、干擾、打擊等多種任務,確保作戰效能最大化。
比如,在面對敵方防空系統時,可以部署大量低成本無人機進行飽和攻擊,消耗敵方資源,為后續主力部隊打開突破口。
傳統指揮體系通常采用集中式結構,依賴少數關鍵節點,一旦它們被摧毀,整個作戰體系可能陷入癱瘓。
與之相比,馬賽克戰爭采用分布式設計,每個單元都具備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比如自主識別目標、自主判斷行動、自主協同等等。
即使失去上級指揮,它們仍能繼續作戰,從而大幅提升體系的生存能力。
在體系化作戰下,拼的是全家桶。
說白了,就是各種手段給戰機定位對面,到了發射距離打出去不管了,上面還有無人機,衛星,預警機給導彈導航,直到干翻對面...
雖然馬賽克戰爭聽起來不錯,但最難的就是標準化與互操作性。
不同軍種、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格式、通信協議和操作規程需要高度統一,以確保信息的順暢共享和作戰單元的無縫協同。
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現實障礙,美國軍方在這方面進展緩慢。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馬賽克戰爭潛力的充分發揮。
但中國憑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已在實踐中邁出堅實步伐。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首次確認,055可跟預警機跨平臺組網,標志著中國在多域協同作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過去,空警500發現了目標,需要先把信息上傳到總指揮中心,然后再由指揮中心下發到附近的055軍艦。
這種“來回跑腿”的信息鏈,不僅耗時長,而且容易因通信鏈路中斷而延誤戰機。
而現在,空警500可以直接跟055軍艦建立通信鏈路,實現信息的即時共享。
一旦發現目標,鷹擊21反艦導彈,便能迅速從055上發射出來。
這種“發現即摧毀”的快速反應能力,使得敵方幾乎來不及應對,就被一窩端了。
更重要的是,就算預警機被摧毀了,055仍能接管指揮權。
通過利用衛星、無人機等其他資產繼續進行偵察和目標定位,從而無縫組建新的打擊鏈,真正實現“鏈不斷、網不死、打不垮”。
從055軍艦“街溜子”在西太平洋出現,再到中國軍艦群在澳大利亞洲島轉圈,從印巴戰爭殲10系空戰6:0,再到運20飛越戰爭區。
說明馬賽克戰這種跨平臺的作戰網絡,在中國各軍種各戰區數據網鏈已經成功構建,并成熟很好的應用到戰體系各單元中。
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對信息化戰爭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中國在智能化作戰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下,21世紀的軍事競爭格局,已悄然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