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道 俄新社網站5月25日刊發題為《特朗普正在毀掉美國的軟實力》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政治觀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內政發生了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也很感興趣,由此可以看到這個大國未來幾十年的前景。過去一周發生了新的丑聞——圍繞哈佛大學禁止招收外國大學生一事。由此我們可以汲取許多教訓。
特朗普的反對者指責他摧毀了美國的科學和教育,進而堵住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道路。到底是真是假呢?
之所以要搞清楚,是因為科學有很多種,教育也是。比如,彭博新聞社上個月報道稱,科學家們正在逃離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正在開心地挑選他們。但調查之后發現,這根本與科學無關,只涉及醫學研究及其周邊領域。
總的來說,美國究竟是如何“摧毀科學和教育”的呢?首先,大學及其研究機構的聯邦撥款被取消。起初給人的感覺是,這只針對人文學科。因為大學這個社群已經變成培養所謂“意識形態”的孵化器。不僅如此,它還通過聯邦預算把納稅人的錢用在了各種骯臟的事情上。許多這樣的項目現在已經被查,結果發現,其效果幾乎為零。
但最復雜的情況發生在技術和創新所在的自然科學領域。問題的關鍵不僅在于、也不完全是現任政府無差別削減對大學的撥款,讓人文學科工作者和技術人員雙雙遭到扼殺。重點在于,這是美國為奪回失去的技術優勢而發動的一場大戰,而且這場戰役帶有明顯的反華或反亞洲色彩。
這是一場真正的全球大變革。幾十年來,美國的技術優勢建立在這樣一種信念之上:在美國獲得學位的人,即使不在自己國家充當美國影響力的代言人,至少也會對這個“自由之國”抱有好感。更可能的情況是,他們會留在美國,讓美國變得偉大。這曾經奏效過,過去就是這樣的。
如今哪里出了問題?很多方面。比如,美國對基礎研究的國家撥款一直在減少。而中國在這方面的撥款不斷增加,其大學數量自1998年以來大幅增加。結果,美國的論文和專利數量在很久以前就跌到世界第二,美國高校在世界最佳大學中的排名也在慢慢后退。反之,中國在上述所有指標上都在不斷攀升。
這種情況的結果之一是:在美國科學家自己選出的國際科學界領軍人物(從金融學到地震學、基因治療學)名單中,持美國護照的中國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占主導地位。現在,這份名單里的中國公民,或者曾在美國工作后來又回到祖國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為什么離開,是因為中國的軟實力變得更強了,還是因為被趕走了?這種斷裂早在特朗普之前就出現了。現任政府只是在盡力應對頹勢。
第一,這是一個長期過程。在特朗普從人們視野中淡出之后,產業重組和與之相關的人才、技術爭奪戰仍將繼續。
第二,美國似乎已經意識到,科技教育領域的情況已經糟透了。這里需要的不是休克療法,而是“鐵錘療法”。正如我們所見,這柄大錘有時會不加辨別地捶打。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會怎么樣,我們拭目以待。
第三,選對伙伴是件好事。這讓人想起中國和俄羅斯的一項決定:舉辦“中俄文化年”。而且,這只是我們自信邁向新世界的眾多明智決定之一。(編譯/賀穎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