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與外界分析的一樣,“5.7印巴空戰”最大的輸家不是印度,而是法國軍工,達索公司的天快要塌了。繼印度尼西亞“重新評估”42架“陣風”訂單后,又有消息稱,26架“陣風”M訂單也要黃。
(“陣風”M艦載機)
近日,據印度知名周刊“open the magazine”報道,由于法國不愿分享此前購買的36 架“陣風”戰機的源代碼,莫迪轉而“擁抱”愿意分享技術的俄羅斯,共同合作開發“更具有深入訪問權限”的印度國產隱身戰機。目前,印度正在考慮是否進一步購買26架“陣風”M艦載機,與此同時,將俄羅斯蘇57隱身機視作替代方案。
(印媒報道截圖)
源代碼指有效控制雷達、電子戰系統、武器系統的核心軟件,印媒稱,與其依賴頑固的法國提供軟件補丁或升級改進,不如由俄印共同開發具有超強機動性和先進航電設備的隱形戰斗機,莫迪正在推進這項“甜心交易”。
今年4月,也就是印巴空中爆發前,印度豪擲74億美元采購26架“陣風”M艦載機,其中22架單座型,4架雙座型,逐步替代現役的米格29K艦載機。首架“陣風”M預計在2028年交付,2031年全部交付完畢。
(莫迪與馬克龍)
當時,法國人沾沾自喜呢,以為又狂賺一筆,誰能料到20年來無一敗績的“陣風”竟被殲10CE打的落花流水。印度也是“無地自容”,花那么多錢買來的“先進戰機”卻不堪一擊,甚至都影響到莫迪的權威。怎么辦?自認為花了“冤枉錢”印度人就找法國人“撒氣”,要求法國分享技術,幫助印度發展“印度制造”,否則就不買你的飛機。
說實話,法國也是有苦難言,雖然我的飛機價格高了一點,但不代表“陣風”就很差。與美國相比,法國算是“良心賣家”了,至少不會限制“陣風”的使用權限,哪像美國,賣巴基斯坦的F-16被“限制”,賣韓國的F-35沒有授權碼連起飛都不可能做到。
(印度航母)
買賣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印度還來“找茬”,法國能不“痛心”嗎?怪就怪,達索公司把“陣風”吹得太神了,被現實打了臉,就乖乖接受吧。當然了,印度并不是想讓蘇57上航母,而是借此施壓法方。
言歸正傳。印度似乎也意識到了“體系化”作戰的優勢。印媒強調,此次印度找法國索要源代碼主要是想集成武器,即“陣風”既能掛載法國提供的“米卡”、“流星”空空導彈,也要掛載印度國產的“阿斯特拉”(Astra)系列空空導彈,或從俄羅斯采購的導彈。
這有用嗎?實事求是地說,沒啥用。系統化不僅僅簡單的實現武器集成,它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戰爭理念,印度想要實現體系化,就得將俄制、美制、法制等“萬國造”武器融為一體,印度不具備這個實力。
(俄羅斯計劃向印度提供S-500)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愿向印度分享技術,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由于克里米亞問題和俄烏沖突,俄羅斯傳統的軍火市場遭到擠壓,如果再丟掉印度,將對俄軍工的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也是普京“不惜一切代價”的原因所在。就在上周,俄印兩國就出口S-500防空系統一事“深入洽談”。總之,在國際上混得“風生水起”的印度,選擇性“很多”,就看馬克龍咋抉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