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
特朗普上臺后,關稅這張牌那是出了又出。
今天加明天減,今天暫停明天啟動,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的動作。
然而我們卻是以不變應萬變,絲毫不懼。
當特朗普卡不住脖子無計可施時,我們反手掏出兩張王牌,打在對方七寸上。
尤其是第二張,基本無解。
特朗普無奈
美揮來揮去,就只有一個關稅大棒。
但有人怕就有人迎難而上,關鍵時刻中國挑起大國擔當。
你出35%,我也出35%。
你出100%,我跟100%。
每當特朗普加碼,商務部回應都相當一致。
奉陪到底!
特朗普不僅沒能等到中方的電話,反而遭到了國內的抵制。
4月底,美國12個州聯合起來起訴特朗普政府。
要求就一個,“對華關稅歸零”。
啃不動東方這塊大餅,特朗普忽然調轉槍頭對準歐洲。
5月23日他發文稱,和歐洲談判沒有實質性進展,建議從6月1日起對歐盟征收50%關稅。
5月27日特朗普表示對這個決定很滿意,因為對方妥協了。
“歐盟給我打電話了,希望盡快敲定會議日期。”
很明顯,中國在關稅問題上給出了答案,但其他國家抄不明白,一打就妥協。
為什么呢?因為不是每個國家,有中國的骨氣和底氣。
底氣: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廣闊的市場。
一沒短板,二在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離了你美國,我生活照樣過。
骨氣:在立場上寸步不讓,別人怕你美國,我不怕。
一定程度上來說,關稅既是美國的牌,也是美國的牌。
他們的人民,需要中國產品。
特朗普不是沒嘗試過其他讓我們先低頭的辦法。
印巴的那場空戰,很有可能就是一次試探。
他想要靠印度拉扯我們一下,但很可惜,印度給了世界一個“中國造驚喜”。
而在特朗普絞盡腦汁想著怎么打贏關稅戰時,我們僅用一招就實現了“拿捏”。
王牌
“美國非常需要稀土。”
在2月份的白宮會議上,特朗普毫無保留的表示想要和烏克蘭合作,那里有大量稀土。
而此前他還對媒體說:“如果可以,我想買俄羅斯的稀土,他們有非常好的稀土資源。”
3月份白宮講話,特朗普表示要大幅增加關鍵礦產和稀土產量。
4月份英國媒體又報道,特朗普在起草命令,在太平洋海底開采金屬結核儲存。
這架勢,說特朗普在滿世界找稀土都不為過。
但找到又如何呢?開采是問題,提煉技術也是問題。
稀土不僅是科技萬金油,還是國防利器。
新能源電池、芯片需要它,戰斗機、航母的制造也需要它。
好巧不巧,中國在稀土上就是集大成者。
不僅儲量居世界首位,產量也驚人,全球85%的稀土提煉產能集中在中國。
所以各國想要發展科技亦或是軍工,都繞不開中國的稀土。
中國稀土打個噴嚏,其他國家都要抖三抖。
今年4月初,中國對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實行“一批一證”。
審批周期,也從15天延長到了45個工作日以上。
出口貨物到哪里,用于哪,必須溯源,避開“轉第三國家”洗白。
“企業要提交終端用途聲明,涉軍事用途一律拒絕。”
中國稀土管制這一收緊,讓不少國家心情忐忑。
印度第一個出來“酸”,《印度時報》認為收緊稀土出口并非妙招,還將無意中削弱咱們在全球稀土競爭中的主導地位。
英國《金融時報》也發文稱:
中國對稀土出口許可的審批速度“遠不能滿足需求”,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斷裂風險。
不過很快,這些人就不嘴硬了。
德國一公司因用途申報不完整,導致貨物滯留港口。
大眾汽車也緊急組建專門團隊撰寫合規說明。
博世甚至與中方合作開發模擬申報系統,以縮短審批時間。
5月15日、16日,記者一直追問商務部是不是要解除稀土管制。
《印度時報》也在5月26日發文章,反駁之前說過收緊稀土是“自毀主導地位”的話。
“中國稀土戰略,比表面看上去更具韌性。”
5月開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嚴查嚴打。
十余起“中轉馬來西亞輸出美國”的逃避管制案被查,想必讓這些國家慌了神。
稀土在手,不怕你不服。
結語
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想要就稀土問題談判,都需要拿出誠意與行動。
我們十年磨一劍,經過科學家不斷努力,才擁有了稀土這張絕對王牌。
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更要緊緊抓住,嚴防死守那些居心不良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