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治理的細微處,往往藏著最動人的溫情。從“窗簾起落見平安”的溫情約定,到“每日三巡暖民心”的立體服務,合肥市廬江縣廬城鎮福安社區將“窗簾之約”中關懷精神融入“睦鄰三巡”服務機制,為社區重點群體編織起一張有溫度的社區關愛網。
精準摸排,讓需求在“敲門行動”中清晰可見。福安社區以網格化治理信息平臺為支撐,結合網格員每日入戶走訪,“地毯式”摸排轄區高齡老人、獨居群體、殘障人士等123戶重點群體。通過篩選臺賬、入戶核實、電話溝通三重機制,精準鎖定15戶最需關懷的家庭,建立動態監測清單。在摸排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充分發揮“民情收集員”作用,記錄一條條需求:孔爺爺行動不便,需要定期幫買幫送日常生活用品;王阿姨家廚房下水管道堵塞需要疏通;溫奶奶居住的樓道堆放雜物需要清理……這些藏在日常細節中的需求,通過“敲門行動”轉化為服務清單,讓關愛從“全面覆蓋”轉向“精準對應”。
三巡守護,讓溫暖在“時間刻度”上持續流淌。每日早、中、晚三次定時探訪,是“睦鄰三巡”的核心機制。經過探訪禮儀、應急處理等專業培訓的志愿者,如同流動的“安全哨”,每日敲響重點群體的家門。清晨查看重點群體是否按時起床,午間確認飲食情況,夜晚排查安全隱患?!疤皆L記錄表”上的每一次記錄,都是關愛的體現:“王爺爺早晨頭暈,已聯系家庭醫生?!薄案吣棠碳宜苈┧S修師傅已上門?!边@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巡訪,累計解決16件生活難題,成功處置1起突發狀況。社區還依托黨群服務站設立 “三巡守護站點”,定期開展例會,并邀請醫護人員參與,讓志愿服務既有“溫度”更有“專業度”。
積分賦能,讓善意在“正向激勵”中不斷生長。為激活鄰里共治活力,福安社區建立志愿者激勵制度:每日完成三次探訪積3分,參與周例會積1分,解決難題按難度積2—5分,每季度對志愿者積分進行統計公示,年底根據積分情況可兌換米面油、理發券等實用物資。截至目前,共有23名居民、黨員、退役軍人等加入志愿服務隊。年輕志愿者教老人用手機,退役軍人參與平安巡邏……53歲的劉阿姨主動參與“睦鄰三巡”:“做好事能讓生活更有‘勁’,家里人都支持我!”這種正向激勵,讓志愿服務從“一人做”變為“鄰里傳”。
從“窗簾之約”的守望到“睦鄰三巡”的堅守,廬城鎮福安社區用細節織密關愛網,讓鄰里互助從自發變自覺,讓治理有力度更有溫度。未來,“睦鄰三巡”將持續傳遞溫暖,讓社區成為守望相助的幸福家園。(孫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