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北青網報道,2025年德黑蘭對話論壇開幕,多國官員出席,聚焦伊核等問題。
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20世紀50年代,伊朗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下開啟核能源開發活動。1979年后,因與西方關系惡化,核計劃轉為秘密推進。2015年,伊朗與美、中、俄、英、法、德等國簽署伊核協議,伊朗同意限制核活動以換取國際解除經濟制裁。但2018年,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嚴厲經濟制裁,此后伊朗分階段突破協議限制。到2025年,美國獲取的情報顯示,伊朗的濃縮鈾豐度已達到60%,引發國際社會擔憂。從4月12日開始,伊朗與美國就解除制裁和核問題舉行了多輪間接談判。
伊朗總統(資料圖)
伊朗強調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其有權將和平核技術用于衛生、農業、工業等重要領域。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稱,伊朗不會屈服于武力,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欺凌。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也表示,伊朗致力于外交,希望針對伊朗的單方面制裁能夠解除,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從未尋求核武器,堅持不生產或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原則,希望在條約框架內達成公平、均衡協議,尊重其核權利并保證全面解除制裁。不過,對于美國要求伊朗徹底放棄鈾濃縮權,包括低豐度民用核燃料生產,伊朗予以強硬回絕。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此前表示,美國的紅線是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美國不會允許伊朗擁有哪怕一點點鈾濃縮能力。特朗普也曾威脅,如果伊朗不接受美國的協議,就要對伊朗追加制裁,甚至可能使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還要求伊朗放棄民用核能。
不得不說,美國的經濟制裁讓伊朗經濟陷入困境,伊朗有通過談判換取解除制裁的意愿。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曾表示,伊朗愿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銷毀高濃縮鈾庫存,將鈾濃縮至民用較低濃度并接受國際監督,以換取美國立即解除所有經濟制裁。但伊朗也明白,徹底放棄核技術可能引發國家安全危機,所以在核問題上有所保留。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受以色列施壓,要求“一勞永逸”解決伊核威脅。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虎視眈眈,美國觀察到以色列有航空彈藥調動等軍事動向,可能在準備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打擊,這無疑給美伊談判增添了不穩定因素。此外,伊朗國內親美派勢力日漸滲透,一定程度上影響伊朗決策,但伊朗核能力被視為國家安全“最后防線”,妥協可能引發內部動蕩。
國際社會普遍希望美伊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核問題,避免地區局勢進一步緊張。在多輪談判中,阿曼等國積極充當中間人,推動雙方對話。如第四輪談判結束后,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稱會談提出了有益且具有新意的想法,反映出雙方希望達成協議的共同意愿。
伊朗最高領袖(資料圖)
目前,美伊核談陷入僵局,第五輪談判將于羅馬舉行。雙方能否在鈾濃縮“紅線”上各退一步,成為破局關鍵。若談判成功,中東可能迎來短暫和平;若失敗,以色列軍事打擊風險會大幅增加,全球油價與地緣沖突恐將失控。從現實角度看,雙方要達成協議都需要做出一定讓步。美國需要考慮到伊朗的合理訴求,給予伊朗一定的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伊朗也需要在鈾濃縮等問題上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以建立與美國的互信。同時,國際社會也應發揮積極作用,推動美伊雙方通過和平、外交途徑解決核問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美伊核問題談判之路充滿波折,未來的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國際社會需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