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值繡球花盛放之際,“法潤鄉村助振興 德法共治溫暖家”——2025年度青浦區“法治鄉約”和美鄉村普法行項目啟動儀式在練塘鎮阿特麥文化創意產業園順利舉辦。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言浩,青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建國出席本次活動。青浦區司法局黨委書記許峰、青浦區司法局局長朱勤參加。
啟動儀式亮點紛呈
構建普法新格局
劉言浩在肯定青浦區法治鄉村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強調普法宣傳對法治鄉村建設的關鍵作用,圍繞服務鄉村振興大局、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構建鄉村法治宣傳教育體系提出三點建議,希望以該項目為起點護航和美鄉村發展,為上海建設法治鄉村提供示范樣本。
陳建國指出,要依托青浦本土“文旅商體展農”融合優勢及“崇德尚法文化館”等特色法治陣地,以和美鄉村普法行項目為抓手,通過“法治+農文旅”精準普法、培育鄉村法治人才等舉措,構建嵌入式普法格局,助力鄉村振興與治理現代化。
啟動儀式現場,劉言浩與陳建國共同按下“法治掌印”,標志著“法治鄉約”普法項目正式啟航。
現場舉行了普法示范村授旗儀式,區司法局黨委書記許峰向東莊村、東厙村、徐練村等村頒發流動紅旗。練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高峰為普法志愿者授予證書,他們將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移動式”法律服務。
普法志愿者代表孫巾杰以《法治之光 溫暖鄉鄰》為題,通過案例解析強調法律在化解鄰里糾紛中的作用,倡導依法維權,實現基層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一村一IP”
打造特色普法矩陣
來自東莊村、徐練村、東厙村的三位村書記圍繞“一村一法治IP”建設工作展開“書記說法論壇”,分享了各自的創新實踐。
“法治鄉音”
將普法知識融入情景
“法治鄉音”普法短劇《法潤鄉鄰》緊密結合“法治鄉約”項目宗旨,首創“AI+實景”普法模式,用方言演繹贍養、繼承等典型案例。田山歌非遺傳承人改編傳統曲調,創作《普法工作抓得牢 和美鄉村樂陶陶》法治田山歌,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的有機融合。
“法治游藝園”
開啟沉浸式普法
活動當天,外場還同步推出了“法治游藝園”,設置了律師咨詢、法治大轉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知識對對碰、非遺展示與手作等豐富多樣的攤位。這些攤位不僅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務,還通過趣味互動的方式增強了村民的法治意識,成為青浦“法治鄉約”的一張亮麗名片。
“法治鄉約”和美鄉村普法行項目覆蓋練塘鎮10個行政村,未來將逐步推廣至全區更多鄉村。青浦區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奮勇爭先、力爭上游”的昂揚姿態,積極探索長三角法治鄉村建設的“青浦范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法治動力,助力上海法治建設邁向新臺階。
來源:青浦區司法局
責 編|袁 琳
審 核|徐連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