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十四五”以來,榆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堅持問題導向,實施鐵腕治污,凝心聚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厚植榆林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藍天保衛戰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多措并舉守護“榆林藍”,累計拆改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741臺,完成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138臺,推動607家涉煤企業建成環保型儲煤棚,92家煤化、蘭炭行業企業已安裝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榆林中心城區2023年起基本實現散煤清零,主干道全部建成道路智能降塵系統,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超過60%。全市160宗(動態)政府儲備地完成整治,577座加油站、607家汽修廠完成VOCs治理,210輛國四及以下渣土車已全部淘汰。全市空氣質量連續5年全面達標,PM2.5濃度連續3年排名全省第一。
碧水保衛戰穩中提質。“十四五”以來,全市范圍內共設置地表水國控斷面16個,較“十三五”期間增加10個。2021年至2024年,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實現大幅提升,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提升至93.75%,其中2021年水質改善幅度位列全國第2,2023年改善幅度排名全國第10,是全國唯一在3年內2次進入全國前10的地級市。截至2024年底,全市18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40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40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劃定、立標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累計建成19座日處理能力超2000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目前均已完成提標改造,出水水質穩定達到《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近年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榆林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防治法定義務履行工作指引》文件精神,嚴格重點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累計完成對481個地塊的調查,對56個關閉搬遷企業地塊實現優先監管。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建立健全化工園區土壤地下水監測預警體系,啟動全市地下水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劃定榆林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計完成1197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按期完成陜西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6個遙感問題整改銷號,及181個生態保護紅線疑似生態破壞問題圖斑的現場核實工作。
記者 劉勃江 圖片均為資料圖
編輯 強小強 校對 拓智慧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