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北京郎園Station工業藝術園區見證了一場智能電動車行業的深刻變革——小鵬MONA M03 Max正式上市。首位車主歐陽娜娜在發布會現場接過鑰匙時坦言:“這是我人生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汽車,它讓我看到科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這場在后工業風場景中舉辦的發布會,標志著智能電車“科技平權”時代的真正降臨。
技術普惠:從愿景到現實的跨越
馬斯克2019年提出的“2萬美元智能電動車”宏愿,因成本與供應鏈制約,至今難產。特斯拉Model 2最新消息顯示,其2025年國內起售價仍超17萬元。而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當晚宣布,MONA M03 Max以12.98萬元起售,將原本50萬級旗艦車型的智駕能力帶入了15萬級市場,提前三年兌現了“平價智能”的行業理想。
這絕非簡單的配置下放。M03 Max搭載雙Orin-X芯片(508TOPS算力)、27顆傳感器,支持城市NGP、高速NOA等全場景智駕功能,實測性能對標40-50萬級競品。關鍵在于,小鵬通過全棧自研和規模效應,將激光雷達等關鍵硬件成本壓縮80%,實現了“技術不妥協,價格大突破”的壯舉。
價格戰之外:價值重構的里程碑
2025年車市價格戰如火如荼。當比亞迪將智駕車型下探至7.98萬元、吉利銀河L7以11.37萬元搶灘時,小鵬選擇了“科技平權”作為核心武器。M03 Max的高階智駕系統不僅硬件標配,更依托端到端大模型持續進化,徹底摒棄了行業慣用的“硬件預埋+軟件訂閱”模式。
此舉引發行業連鎖反應:特斯拉Model 3煥新版雖未降價,卻推出五年免息變相讓利;比亞迪加速“天神之眼”系統下放,欲在10萬級市場筑墻。行業觀察家一針見血:“價格戰的終點不是低價,而是技術普惠能力的終極較量。”
Z世代的選擇:為“剛需科技”買單
作為身兼車主和代言人雙重身份的歐陽娜娜,她的選擇映射了Z世代的消費密碼:拒絕品牌溢價,只為“剛需科技”付費。M03 Max的15.6英寸中控屏搭載滿血AI天璣系統,支持多模態交互和41款應用生態;18揚聲器音響、全景天幕等配置,重新定義了“青春版預算”的體驗上限。
更深層的意義在于,小鵬通過“科技平權”重塑了智能電車的價值坐標系。當50萬級的智駕能力成為15萬級標配,當600公里續航、10分鐘補能450公里等技術普及,“技術代差”被徹底顛覆。何小鵬在發布會上強調:“真正的智能汽車,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應是年輕人探索世界的翅膀。”
破局之道:創新驅動突圍內卷
小鵬的發布會為行業提供了破局樣本。當多數車企深陷“堆料降價”內卷時,小鵬憑借技術路徑創新(優化純視覺方案大幅降本)、商業模式創新(以“硬件標配+持續OTA”取代訂閱制,確保用戶始終享有最新能力)和用戶運營創新(通過“車主共創”構建年輕社群深化粘性)三大核心創新實現突圍。市場已給出有力回應:M03預售階段訂單即突破4萬臺,4月銷量達14210輛,穩居15萬級智能電車榜首。這印證了技術普惠時代的真理:唯有將尖端科技轉化為用戶可感知、可負擔的價值,才能在價格戰中實現真正的“降維打擊”。
駛向科技平權的星辰大海
當歐陽娜娜出現在MONA M03發布會的舞臺上時,聚光燈下的不僅是小鵬的戰略級產品,更是中國智能電動車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的分水嶺。
對此,封面新聞認為:“小鵬用12.98萬元重新劃定了智能汽車的準入線,這或許是比價格戰更深刻的革命。”未來,當更多車企加入“科技平權”的洪流,屬于年輕人的智能出行黃金時代終將到來。
封面新聞記者 李繼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