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我們用微信和支付寶已經有十年多時間了,有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我國有支付寶實名用戶高達12萬億,微信的用戶數也已經達到了11億多。
相當于全國有90%以上的人都在使用這兩大移動支付軟件,甚至老年人也開始用支付工具,用現金的人越來越少了。
但你有沒有發現?移動支付工具在國內特別流行,但是在那些西方國家中,使用移動支付的人少之又少。比如美國只有4200萬人在使用移動支付,占據總人口的14%。英國則是720萬人在使用移動支付,也只占到總人口的13%。由此可見,這項劃時代的科技,在那些發達國家并不怎么受歡迎。
為何越發達的國家,越不流行移動支付?
明明移動支付這么方便,為啥他們不用?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也跟以下幾類因素有關。
第一,有信息泄密的風險
其實那些發達國家的民眾是特別害怕信息泄露的,比如在移動支付過程當中,關于消費者去了哪里,買了什么東西,都會被大數據記錄下來。
這種情況下,就相當于把消費者的隱私全部交給了陌生人,而一旦這些隱私被別人當成盈利的工具,后果將不堪設想。
而且他們很多人也擔心自己的賬戶密碼被盜取,一旦遇到不懷好意的黑客,可能大半輩子的積蓄打了水漂。
比如前兩年,央媽就播出了一檔黑客攻破支付寶的節目,節目現場,欄目組要求黑客以主持人的支付寶賬戶為目標,嘗試將里面的錢取出來。
第一階段,黑客利用個人信息對主持人的賬戶展開攻擊,破解失敗。
緊接著,黑客又在網上搜索用戶的留存殘留信息,再次進行密碼匹配,破裂照樣失敗。
第三輪密碼破解,黑客直接給程序植入病毒,利用計算機的草算思維講密碼,一個一個套出來,最后,經過黑客們的一番操作,主持人的支付寶密碼居然真的被拿到手了。
當然,建議支付寶團隊的強大技術,黑客們并沒有成功達成轉賬目的,最后他們要轉賬時,屏幕上突然跳出28個字:“當前操作可能存在風險,為了保障用戶資金安全,我們中斷了此次操作”。
可見支付寶團隊的技術還是比黑客厲害,但馬云之前也說過,支付寶每天都會面臨上萬次的黑客攻擊。要不是阿里集團每年養著大量的技術天才,說不定支付寶早就廢了。
所以西方國家不用移動支付,也是有原因的,畢竟這項技術的風險太大了。
第二,設施不齊全
除了擔心隱私被泄露以外,發達國家的設施不完善也是導致不支持移動支付的原因所在。
比如美國,因為機身的限制,導致很多地方根本就支持不了移動支付。比如,目前美國總共有20座4g基站,而且這些基站還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較稠密的地方,和我們這不一樣,我們總共擁有500多座4G基站,信號覆蓋率高達98%,甚至在許多山區都有信號覆蓋。
所以我們采用移動支付的優勢,遠遠高于西方國家。
第三,阻力比較多
如果西方有大量使用移動支付,那么就會動了其他利益集團的蛋糕,要知道,全美80%的人都使用信用卡,所以他們就衍生出了很多辦卡的行業。
一旦美國也使用移動支付的話,那么,這些行業都會被pass掉,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阻礙移動支付的發展進程,因為反對者多,所以移動支付在他們那根本就沒辦法鋪開。
而且發達國家的銀行體系也沒辦法支持移動支付,畢竟這些發達國家擁有太多私人銀行,要想讓他們全部實現移動支付,就得這幾千家私人銀行都與支付軟件達成合作協議,這樣才能綁定銀行卡,要不然的話到那個時候卡里的錢也是花不出去的。
而我們的情況則截然不同,我們的銀行體系主要是由四大國有大行直接統籌的,其他小銀行都是跟著國有大行的后面走,所以那些負責移動支付的企業,只要跟著國有大行簽訂協議的話,那么銀行卡的支付系統就很容易慢慢鋪開,像我們這種統一布局,西方是做不到的。
第四,支付習慣很難改
其實不管你采取哪種方式,消費者的從眾心理是存在的,像美國他們一直都在使用現金和信用卡,很少人用移動支付工具,在這種消費共識下,很多人就一時半會難以轉換自己的支付方式,長此以往,移動支付就慢慢被現金支付給打敗了。
當然,針對發達國家在移動支付方面的發展落后于我們,之前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也曾一語道破其中的原因:
雖然中國在某些地方還落后于發達國家,但這卻不影響中國在某些領域要優于發達國家,而且接下來中國也會創造出更多更具市場潛力的科技產品。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移動支付方面,發達國家的普及率和居民的認可程度,還是比咱們國內要低很多,而且發達國家的電信網絡覆蓋率也要比我國差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