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楊瀚森這名字最近兩個月在國內外籃球圈是真的“躥紅,一邊是美國媒體各種點贊、對噴,有人說他是中國版約基奇,也有人覺得他還差點火候,另一邊,國內球迷直接開啟了“全站等人模式,每次社媒一有新消息,無數人都在評論區瘋狂刷屏——說實話,這種級別的中國球員走到NBA選秀門口,最近十年真沒見過幾次,這事它自然就成了現象級話題,甚至連一向只關心財經的彭博社都專門寫稿分析他背后的商業價值,誰能想到,一個青島隊的小伙子突然就成了美國媒體競相追捧的“寵兒,這劇情多少有點魔幻,但也挺中國籃球的
先不說外面的熱度,回到球員本身,楊瀚森確實有他的獨到之處,2米18的身高放在CBA都算“異類,更別說到了NBA這個巨人云集的舞臺,關鍵他不是那種純靠身高混飯吃的“高個擺爛,進攻端手感柔和,腳步靈活,蓋帽也是一絕,這些賽場上的硬貨才是他能在選秀榜一路逆襲、從Top100的邊緣沖到第35位的根本原因,看看最近的模擬選秀,短短幾周里,他從火箭第59順位到勇士第41,再到奇才第40、猛龍第39,每次名單一更新,都是往前竄一大截,到了最新的版本,已經有媒體預測他會在次輪第35順位被費城選中,這種“股價走勢,擱股市都得掛個漲停板警告了
但熱度歸熱度,楊瀚森其實并不是那種一出來就自帶狀元光環的“天賦怪,要不是今年聯合試訓拼得特別猛,很多外媒對他印象還停留在CBA和U19那些“不太上心的錄像里,甚至有選秀專家直言,看他打球,經常感覺沒全力沖刺,防守端有點“夢游,協防時身體姿態不到位,漏人也不是一次兩次,結果這回到聯合試訓,突然像換了個人,拼勁全場,攻防兩端都在發力,雖然還有瑕疵,但努力確實肉眼可見地提升了,尤其是身體素質這一塊,和一兩年前比,確實進步不小
此情此景,你說巧不巧,楊瀚森背后站的經紀人正是名聲赫赫的里奇·保羅,詹姆斯身邊最能搞事情的那位,Klutch體育集團出手,資源、人脈、操作都不是一般球員能比的,這也是為啥他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試訓十多支球隊,火箭、勇士、開拓者、爵士輪番上陣,基本上該有的曝光都給足了,消息靈通的媒體也透露,每站試訓反饋都不錯,尤其是和開拓者、爵士的單獨試訓,直接把他推上了更多球隊的優先名單,這種節奏一看就不是單純靠球技,背后的“團隊配合同樣關鍵
不過,冷靜下來想想,楊瀚森能不能在NBA真正“站穩腳跟,絕不只是輿論熱度、經紀公司加持就能決定的,別忘了,姚明當年是以狀元的身份、絕對核心的姿態進聯盟,帶著半個中國的市場和希望,而楊瀚森目前還只是一個潛力股,甚至不排除會先從替補或者邊緣輪換打起,NBA賽場上沒有“情懷分,拼的還是硬實力、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尤其是大個子的成長窗口其實很窄,一個賽季打不好,分分鐘就被邊緣化
但話說回來,楊瀚森這波能沖進NBA,已經是中國籃球“破圈的大事件,畢竟自從姚明退役以后,能讓美國主流財經媒體、體育媒體、社交媒體同時關注的中國球員,真是屈指可數,更別說這還帶動了一波中美籃球商業聯動,誰還記得當年姚明剛去NBA那陣,多少中國企業借著這股東風直接殺進美國市場,這一輪如果楊瀚森真能落地NBA,說不定又會掀起新一波“營銷潮,對NBA和中國球迷來說都是雙贏
問題來了,楊瀚森到底能打出什么樣的上限,他的模板真能像外界說的那樣,對標約基奇嗎,還是會像之前的周琦、易建聯那樣,初上NBA時風頭無兩,最后還是因為體系、適應等問題難以持久,這誰也說不準,畢竟NBA的舞臺殘酷且現實,天賦、努力、團隊都得在線,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現在的楊瀚森,已經用實際表現證明了自己不是靠噱頭博眼球的“流量球員,他的進步和拼勁,是看得見的
所以,站在一個理智球迷的角度,既不需要盲目吹捧,也沒必要提前唱衰,楊瀚森這一路走到現在,靠的是自身實力、團隊操作和一點點時運,他的故事還在繼續,就看接下來能不能在NBA真正留下名字,6月26日巴克萊中心的那個夜晚,能不能聽到楊瀚森的名字響徹全場,這一刻,值得所有中國籃球迷屏息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