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界聯賽今天悄悄開打,結果中國球迷想看場直播卻成了“找茬兒,央視體育頻道、央視頻、咪咕、優酷、愛奇藝這些平時混熟了的主流大廠,全都選擇集體擺爛,一夜之間女排成了“隱身人,別管你是老粉想追主教練趙勇的首秀,還是新球迷沖著巴黎奧運遺珠來探秘,打開App發現全是法網、全是預告空白,氣得人直想對噴運營,問題來了,這屆女排真的就這么“冷門了嗎,還是說轉播方太會算賬,干脆直接按下了“冷處理鍵,這局面怎么看都不像是頭部體育IP應有的待遇。
其實要說這場比賽有多沒看頭,還真不是,別被比利時世界排名第14嚇到,中國女排依然高居第5,雖然這支隊伍平均年齡只有23歲,老將朱婷、李盈瑩、張常寧、袁心玥全都沒入選,陣容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外行可能覺得新主帥上任就拉練新人,是不是擺爛式重建,懂球的人都知道,女排世聯賽向來是檢驗陣容深度和板凳厚度的機會,特別是在奧運年,誰敢說沒有“黑馬能蹦出來,誰又敢保證新人就一定掉鏈子,趙勇這一手“青春風暴其實多少也有點押寶的意味——畢竟18支球隊分三地開打,北京賽區的對手波蘭、土耳其全都不弱,尤其是波蘭第六、土耳其第四,核心雖然沒來全,但主力骨架都在,你要是還覺得這陣仗是演練新兵,那就太小瞧國際排壇的內卷速度了。
有意思的是,社交媒體這幾天一直在爆,央視和頭部App全線缺席直播,連個預告都沒有,球迷紛紛感嘆“這也太冷清了吧,有人說是法網太火,法國公開賽排頭條,鄭欽文被淘汰了還要霸屏,女排只能靠邊站,這理由聽著合理,其實細想也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女排世聯賽的含金量和關注度,遠不是一般賽事能比的,而且中國女排一向是流量密碼,哪怕新人班底,也架不住國內對排球的情懷和期待,主流平臺卻選擇集體靜音,不禁讓人懷疑,這到底是平臺缺預算,還是排球IP真被邊緣化了。
再來看看轉播權的問題,這次能看到比賽的,居然只有Vbtv和抖音,前者是那種小眾到“球迷互助組隊看的級別,后者好歹靠著短視頻流量撐起半邊天,但直播體驗和專業度,跟央視那套多機位、多解說、多角度的配置完全不是一個量級,有網友調侃“抖音看球像刷段子,Vbtv像進小黑屋,這話雖然玩笑,但多少反映出球迷的無奈,畢竟全網只剩這倆能看,熱度想炒起來都難,場外氛圍直接被掐斷了一半。
說到比賽本身,其實這屆女排雖然“青春風暴來得有點猝不及防,但也不是完全沒看頭,趙勇上任的壓力不小,帶著一幫新人去打國際大賽,既要磨合陣容,又不能輸得太難看,尤其是面對波蘭、土耳其這種歐洲強隊,誰都想看新人能不能頂住壓力,能不能打出中國女排的傳統韌勁,首秀對比利時雖然對手排名靠后,但誰敢說不會有閃光點,況且這批球員很多都是巴黎奧運會的遺珠,沒趕上大舞臺,這次正好借世聯賽證明自己,既是機會,也是壓力。
球迷的心態也是一言難盡,想給女排加油卻找不到直播,想吐槽轉播方又怕被“點贊回懟,畢竟平臺有平臺的難處,但這種“全網缺席的場面,擱誰身上都難不激起點情緒,畢竟沒有直播,討論氛圍就起不來,輿論熱度就斷層,女排的關注度也會被慢慢稀釋,說到底,體育賽事從來就不是一場簡單的比賽,而是全社會情緒的共振,你說巧不巧,這時候主流平臺選擇全線隱身,難免讓人多想,是不是體育內容的商業邏輯又變了,是不是排球在新流量體系下變得“不值錢了,這里面的利益分配和戰略選擇,外人確實不好妄加揣測,但對中國女排和排球迷來說,顯然不是個好信號。
最后還是得說一句,沒直播不等于沒熱愛,該看的比賽還得看,該支持的隊伍還得支持,只不過以后想做個“輕松圍觀的球迷可能越來越難了,轉播方算的是流量賬,球迷盼的是情懷局,平臺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反倒越拉越遠,這也許是體育傳播的新常態,但說到底,女排的堅持和拼搏,從來不是只在聚光燈下才成立,哪怕平臺缺席,球迷依然會在各種角落發光發熱,只希望下次再有大賽,不用再這么費勁找直播,給所有熱愛排球的人多留一條門路,畢竟,體育的意義,本來就不該被技術和平臺框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