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7 日的杭州西子湖畔,第七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大會的講臺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以標志性的蘇北口音開啟演講。這位被媒體稱為 "永遠的青年企業家" 的創業者,用二十年創業史鑄就的精神密碼,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寫下生動注腳。
當劉強東帶著三份外賣匆匆步入會場時,這個細節恰似他創業歷程的縮影。從蘇北農村到中關村 4 平米的柜臺,從非典時期的絕境求生到全球 500 強的商業帝國,京東的成長軌跡始終交織著個人奮斗與時代機遇的雙重變奏。正如他在演講中強調:"沒有改革開放的時代饋贈,就沒有京東今天的星辰大海。"
面對 "傳承與創新" 的命題,劉強東給出了三個維度的時代解答。在戰略維度,他反復強調 "與國家同頻共振" 的底層邏輯。2003 年非典時期,12 個柜臺被迫關閉的至暗時刻,員工偶然提議的電商試水,不僅讓京東絕處逢生,更讓企業命運與國家數字經濟浪潮深度咬合。這種將企業航向嵌入國家發展坐標的智慧,在京東上市后十年間得到驗證 —— 收入利潤增長 10 倍、稅收就業規模擴張 20 倍的 "中國式奇跡",恰是企業與時代共振的必然結果。
在價值維度,劉強東提出了 "利潤增長與社會責任共生" 的新范式。當京東成長為擁有超 50 萬員工的商業巨輪,他始終將 "船大更要擔責" 的理念貫穿經營。從汶川地震的物資馳援到鄉村振興的供應鏈下沉,從抗疫保供的綠色通道到偏遠地區的物流覆蓋,京東的社會責任版圖始終與企業規模同步擴展。這種超越商業利潤的價值追求,正是當代企業家精神的應有之義。
最引人深思的,是劉強東對 "青年企業家" 的重新定義。當有人以 85 后劃線時,他擲地有聲:"只要追逐夢想的心依然跳動,就永遠是青年企業家。" 這種打破年齡界限的認知突圍,恰是企業家精神永葆生機的關鍵。從揣著 1.2 萬元闖蕩中關村的青澀青年,到掌舵萬億帝國的商業領袖,劉強東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創業激情證明:企業家的青春刻度不在身份證,而在是否保有持續創新的勇氣與魄力。
站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交匯點,劉強東的演講為青年企業家們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精神羅盤。當傳承不再是簡單的經驗復制,當創新需要更深厚的價值根基,這份凝結二十年創業智慧的回答,正在為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書寫新的時代注腳。正如西子湖畔的楊柳年年吐新,企業家的青春密碼,永遠藏在永不停歇的創新腳步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