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代表團9號在倫敦會談6個多小時,晚上8點左右才結束第一天會談。10日上午10點繼續。
根據外交部外事日程,何立峰副總理8日至13日訪問英國,其間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從8號到13號,連頭算尾,滿打滿算長達6天,副總理級別的工作訪問,如無特殊,一到兩天就夠。剩下的4天到5天,明擺著就是準備跟美方談通透,談徹底,奉陪。
美方消息說,是特朗普方面主動提出來希望能在英國與中方談,并配合中國代表團訪英的行程。關鍵是美方“關稅談判三巨頭”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葛里爾集體到場。
在美方與其他經濟體展開經貿談判時,盧特尼克從不出現,只有在與中方談時才會現身。中方與他對應的是商務部長王文濤。
中美5月初在瑞士日內瓦接觸,沒有雙方商務部長,當時兩國曾達成為期90天的關稅停火協議。而這次會談兩位商務部長的出現預示著,這是一次直奔主題,解決問題的會談。凸顯出口管制議題在這次談判中的關鍵地位。
盧特尼克的出現導致美方談判人員在華盛頓出現真空,美方投入全部資源在倫敦與中方談,本質上,中方把美方所有談判力量牽制在英國,導致美方與其他國家的經貿談判出現停滯,除非還有人上趕著跑到倫敦跟美方談。這個概率是零,因為與中方談判牽扯了美方三巨頭極大精力,沒有精力再與其他國家新開戰場。也就是中方為其他經濟體與美方談判,又額外爭取到了3天到4天(算上美方人員往返美英時間),讓特朗普的所謂90天寬限期再次縮水,給其他經濟體提供側翼助攻,幫助他們削弱特朗普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如果不領中國的情,至少也應看得懂中國的能量。
會談焦點就在于美國是不是準備取消部分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來換取中國進一步放寬對美稀土出口限制。知情人士消息說,特朗普準備取消最近針對芯片設計軟件、噴射引擎零件、化學品和核裝備材料等項目的多項限制措施。特朗普說,“希望中國能夠開放”。所謂開放就是指在關鍵物項上能對美國開綠燈。
而美方如有意愿放松對華出口管制,也要看是否包括中方真正需要的高端制成品,就會聯動對應到中方在多大程度上放松對美方的出口限制。
雙方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是具體對談人,再加上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都在場,級別高到可以現場拍板。
會談進入到第二天說明首日6小時不足以解決大量細節問題,同時也說明美方代表團也向白宮匯報進展和預期成果,以便特朗普本人最終決策。
理解美國人深入骨髓的一句話:“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第一天會談,如果美方徹底不講理,徹底不講交易藝術,不需要請盧特尼克出山,也不需要6小時就可能談崩,第二天會談也無從談起。
從跡象上看,特朗普和談判團隊正在跟中方講理。不管是不是被逼得講理,美方對付其他經濟體的那一套,在中國身上不管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