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黃帝陵保護管理服務中心經復查確認繼續(xù)保留“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作為全國文明單位,黃帝陵保護管理服務中心始終以“守護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為己任,將精神文明建設同各項業(yè)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打造了一座有歷史厚度、文化溫度、文明高度的精神家園。
黃帝陵景區(qū)志愿者引導游客購票
六月的黃帝陵景區(qū)游人如織、熙熙攘攘。黃帝陵保護管理服務中心志愿者服務隊積極開展多元化服務工作,面對八方游客,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通過義務講解講述黃帝文化與歷史故事,同時在景區(qū)重要節(jié)點疏導人流、提供熱水及急救等便民服務,全方位提升游覽體驗。
志愿者為游客貼心服務提供熱水
“作為黃帝陵景區(qū)志愿服務隊的一名成員,我們主要在景區(qū)為游客提供文明旅游服務:有旅游咨詢、旅游宣傳、文明勸導,免費為游客提供熱水等。”黃帝陵保護管理服務中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張蕾介紹說,“在旅游淡季,我們志愿服務隊會走進社區(qū)、校園、農村、企業(yè)開展黃帝文化宣講活動,希望通過我們的服務讓來到黃帝陵景區(qū)的游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p>
志愿者為游客耐心解讀黃帝文化宣傳手冊相關內容
黃帝陵保護管理服務中心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同各項業(yè)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為游客提供"誠心、熱心、細心、耐心、貼心的“五心”服務;加強智慧景區(qū)的建設實現預約購票、智能導覽、緊急求助等多功能一體化;完善志愿服務體系設立"文明旅游監(jiān)督員"崗位,勸導各類不文明行為;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讓黃帝陵真正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同時,加大文明創(chuàng)建經費投入力度,使黃帝陵在管理保護、基礎設施、文明服務、對外形象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并在黃帝陵景區(qū)停車場、售票大廳、軒轅廟入口等游客密集區(qū)域設置了《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和《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等文明宣傳標語,讓“恪守道德,踐行美德,推崇公德”成為社會共識,共同營造文明、舒心的旅游氛圍。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全國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黃帝陵保護管理服務中心工會主席劉珊表示,“作為全國文明單位,我們將始終以守護好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為己任,以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為宗旨,繼續(xù)秉承傳承文明服務游客的理念,將精神文明建設與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文旅產業(yè)深度融合,充分發(fā)揮“五大基地”的作用進一步加強智慧景區(qū)建設,深入挖掘黃帝陵的文化歷史內涵,助力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致力于把黃帝陵打造成為有歷史厚度、文化溫度、文明高度的精神家園 ?!?/p>
記者:王靜雯 寇寧
審核:侯寶軍
責編:劉媛
編輯:王文娟 劉會云
黃陵融媒體中心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