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2025年7月13日,“中華錦繡——‘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國寶特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啟幕。展柜前,無數觀眾駐足凝視。那方寸之間的祥云紋與星象圖,像一把穿越時空的鑰匙,叩開了人們對文明過往的集體記憶——原來千年的時光,從未真正隔斷我們與古人的精神聯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阿迪力·阿布力孜研究員所著的《絲綢之路上的中國符號》正是要帶著我們握緊多把鑰匙,帶著我們追問:這些文化符號從何而來?為何能穿越千年依然動人?
書里的故事是什么?
兩千多年前,張騫“鑿空西域”的腳步,踏出了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當西域都護府的旌旗在大漠揚起后,中原與西域從此聯系得更加緊密。從西域遠道而來的玉石,被中原匠人雕琢成精美的配飾;中原的絲綢則帶著江南的煙雨氣息,一路西行改變著西域的生活圖景。這場雙向奔赴,不僅催生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貿易盛景,更推動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在新疆絲路沿線的古老遺址中,那些塵封千年的文物,正是這段歷史的無聲見證者。它們身上的每一道紋路、每一處裝飾,都鐫刻著中華文化元素,訴說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故事。
本書以文物為經,以歷史為緯,帶你在探尋新疆絲路文物前世今生的過程中,感悟中華文化“美美與共”的深厚底蘊,在文明溯源中堅定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翻開書頁,你能看到什么?
你會發現
你會讀懂
你會收獲
在文物里讀懂過往
在歷史中錨定當下
本書以新疆絲路文物為鑰匙,解鎖兩千年的文明交融史。翻開書頁,你會看見伏羲女媧的神話符號里藏著創世想象,“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織就絲路錦繡,吐魯番的餃子與中原的弩機共述生活與家國,十二生肖銅鏡映照著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鳴……諸多文物如珠串連,讓絲綢之路的盛景、古人的智慧躍然紙上,生動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無論是文物愛好者渴望探尋新奇,還是歷史研究者尋求基礎資料,抑或是普通讀者欲提升歷史文化素養,本書都是不二之選。
點擊下圖,立即開啟你的中華文明探尋之旅!
編輯|康麗利
復審|程廣媛
終審|劉 杭
歡迎點“在看”,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