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時候,我們曾說,豬價跌破新低,但還沒完,可能還得跌,結果果然前幾天豬價再次跌出了年內新低,連14元/公斤也沒保住。
豬價為啥超跌了呢?
原因無他,還是老生常談——供大于求。
需求就不用說的,一直很弱,尤其到了6月可能要更弱。
因為6月天氣炎熱,動輒三四十度的高溫,肉類消費就更難抬頭。再加上6月各大學校臨近放假,消費就更沒動力。
而供應端卻在增量:
一方面是豬價行情持續走弱,各大豬企減重出欄的意愿增加;另一方面,雖然豬價走弱,二次育肥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部分豬企不再向二育出售標豬,所以整體二育積極性也不高。
豬市就呈現出供增而需減的局面,于是豬價超跌。
而豬價下跌后,豬糧比價也隨之進一步下行,6月第一周全國豬糧比價為5.51:1,而前兩周分別為5.49:1和5.48:1。
根據國家發改委設定的豬價預警機制,當豬糧比價連續3周處于5:1至6:1時,就會觸發豬價過度下跌的二級預警,這時將視情況啟動臨時收儲。
隨后,6月11日,中央凍豬肉收儲啟動,數量為1萬噸。
收儲之后,豬價也確實重新回到了14元/公斤以上,但是豬價能穩住嗎?
我們認為:不好穩,甚至豬價可能還得繼續跌!
第一,生豬產能穩定,但大豬較多。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4月份,我國能繁母豬存欄為4038萬頭,同比增長1.3%,處于正常保有量的103.54%,處于綠色區域。
也就是說,產能并沒過度過剩,所以養殖端主動去化產能的動力很小,而豬價持續低迷,養殖端更傾向于出欄大豬以降低成本,而非出欄標豬。
所以,大豬出欄仍呈增長態勢。
第二,響應號召,6月或呈出欄高峰。
5月底的時候,有關部門召集各大豬企開會,要求停止產能擴張,減少二次育肥和壓欄行為,推動生豬適重出欄。
所以到6月份,豬企響應號召,也會增加大豬出欄,導致6月或呈出欄高峰。
第三,養殖端認賣心理增加。
這兩年極端天氣較多,尤其剛進入6月,就有多地迎來高溫暴雨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生豬疫病風險增加,所以養殖戶認賣情緒也明顯升高。
預計至少6月上半月,供應端出欄壓力不減,甚至仍在增加,而下游需求呢,依然是弱上加弱。
再加上收儲只是提振市場情緒,但并不能改變生豬市場供增需減的局面,所以這豬價不好穩,甚至不排除仍有繼續下跌的風險。
不過再下跌的空間已有限,下跌之后想抬頭卻也并不容易,所以很可能接下來豬價又要繼續磨底了。
那么問題來了,豬價持續磨底,玉米小麥還會繼續上漲嗎?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