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G4,雷霆111-104逆轉步行者,大比分扳成2-2,場面夠膠著,劇情夠反轉,數據也夠炸裂,不過今日最佳歸屬卻有點“反常規,亞歷山大35+3+3+關鍵時刻14分,按理該是主角,結果被卡皇一波“20分+5搶斷+正負值+14搶了風頭,球迷一時間都在對噴,這場比賽到底誰才是真正的MVP,數據面子還是場上里子,今晚這局,答案其實挺明白,但也有得聊
比賽開場兩隊互試鋒芒,雷霆變陣哈滕首發,步行者外線火力全開,三分箭如雨下,雷霆則死磕內線,半場打完步行者只領先3分,場面其實挺平衡,但下半場風云突變,步行者一度拉開到兩位數,雷霆這邊卻沒有自亂陣腳,末節突然起勢,亞歷山大連續爆分,把比賽硬生生拖進決勝時刻,這種拉鋸戰看著就讓人上頭,特別是步行者末節三分8中0,直接把大好局面交代了,三分成也三分敗也,這句老話今晚又應驗了
說回個人表現,亞歷山大肯定是雷霆這輪季后賽最穩的大腿,今晚40分鐘24中12,10罰全中,35分+3板+3斷+1帽,關鍵時刻獨得14分,這數據一擺,誰看誰都得服,關鍵他今年季后賽已經14次30+,歷史第四,僅次于喬丹、大夢和科比,說他是雷霆的門面擔當,一點不過分,問題來了,這種大場面先生為啥沒能拿下今日最佳,答案其實在細節里
全場最炸裂的鏡頭其實不是亞歷山大的連續得分,而是卡皇替補席冷不丁殺出,30分鐘9中7,三分2中1,罰球7中5,砍下20分+3板+5斷+1帽,正負值+14,直接冠絕全場,這種效率和影響力,數據面上已經很能說明問題,更離譜的是,卡皇還是NBA歷史總決賽首位替補砍下20+5斷的球員,命中率75%以上20+5斷歷史第二,只比1980年奇克斯差一步,這種級別的紀錄,別說是雷霆隊史,放整個NBA總決賽都是難得一見
雷霆今晚的勝利,固然少不了亞歷山大、杰倫威和切特的穩定輸出,尤其是末節亞歷山大一波帶走比賽,杰倫威27分+7板+3助,切特帶傷堅持14分+15板,這三人撐起了雷霆的下限,但真正把比賽天平徹底壓向雷霆的,就是卡皇這波替補奇兵,進攻端高效取分,防守端5次搶斷直接讓步行者末節毫無還手之力,說他是雷霆本場最大X因素,一點不夸張,步行者末節三分啞火,和卡皇防線不斷制造混亂有直接關系,不然雷霆還真未必能追上來
反觀步行者,整體其實不算拉跨,8人都上8分,哈利伯頓18分+7助+2斷,托平17分+7板,西卡20分+8板+5助+5斷+1帽,這數據擱誰都能做球隊MVP候選,特別是西卡,成為本世紀第五位總決賽單場20+5+5+5的球員,前面都是詹姆斯、艾弗森、隆多、巴特勒這種咖位,問題是,步行者沒能把三分優勢轉化為終結比賽的武器,末節徹底崩盤,氣勢沒了,機會自然也就溜走了
比賽打成這樣,輿論場上自然分成兩派,有人死磕數據說亞歷山大才是真正MVP,關鍵時刻一己之力逆轉比賽,也有人看重影響力和紀錄,覺得卡皇才是低調大殺器,這種爭議其實挺常見,畢竟籃球是團隊運動,光靠一人爆發未必能拿下比賽,但沒有關鍵奇兵也很難殺死比賽,今晚這場球,兩種價值都被體現得很極致
說到底,最佳球員的歸屬,其實也是場外敘事的一部分,歷史紀錄、場面觀感、球隊勝負、個人高光,全都得考慮進來,卡皇今夜的表現確實有點“天降奇兵的味道,直接把比賽拉向另一個劇本,亞歷山大依舊是雷霆的底牌和最大保障,但今晚這波,卡皇的紀錄和影響力確實更勝一籌,壓過了所有人的高光時刻,至于步行者這邊,三分手感掉線只能說太可惜了,系列賽2-2,后面誰能接管比賽,還真不好說
未來走勢怎么走,雷霆靠底蘊和陣容深度,步行者靠外線和團隊執行力,G5很可能會是分水嶺,今晚的卡皇和亞歷山大,等于給雷霆打了一針強心劑,但步行者未嘗沒有調整空間,三分一旦回暖,局勢又會天翻地覆,這才是總決賽的魅力,每一場都能殺出意外,每一個角色都可能成為主角
所以這場比賽,不必非黑即白,卡皇能拿下今日最佳,紀錄和正負值都有說服力,亞歷山大35分也沒人敢說他輸球,G5懸念拉滿,球迷們慢慢看,下一場誰站出來,誰就是新的主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