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核心:盜版"Lafufu"借丑出圈,正品市場遭蠶食
2025年6月以來,泡泡瑪特旗下現象級IP"Labubu"深陷全球盜版漩渦。其仿制品"Lafufu"憑借夸張的"丑萌"特質在海外社交平臺爆火:面部扭曲、四肢僵直、色彩混亂的設計引發病毒式傳播,歐美消費者甚至掀起"猜真假Labubu"挑戰熱潮,相關話題視頻播放量突破1億次。
更嚴峻的是,盜版銷量已反超正品。海外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單價不足1美元的"Lafufu"(約合人民幣7元)銷量碾壓定價300元以上的正版Labubu。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等地出現凌晨排隊搶購仿品的現象,倫敦門店甚至因斗毆事件暫停銷售。
二、亂象根源:正品缺位與消費心理異化
供需嚴重失衡
Labubu三代產品全球供不應求,日本官網因訪問量過大癱瘓,泰國、迪拜等地消費者需溢價數倍購買。泡泡瑪特海外門店擴張速度(2024年增速超60%)仍難匹配需求,為盜版產業鏈創造空間。
"審丑經濟"的畸形崛起
消費者對"Lafufu"的態度呈現兩極分化:
實用派:因正品難購轉向仿品,美國行為分析師Renn Lazzerin稱"假貨的缺陷反而帶來新鮮感";
獵奇派:商家定制"歪臉""光頭"款仿品,以抽象設計收割流量;
矛盾派:部分用戶購買仿品后,為心理平衡再購正版。
品牌更名謠言推波助瀾
5月底網傳"Labubu升級為Lafufu"引發混淆,后被證實為不實信息。泡泡瑪特實際已注冊80余項Labubu相關商標及著作權,但謠言加速了仿品市場擴張。
三、深層危機:泡泡瑪特的戰略失算
品控爭議削弱信任
正版Labubu被曝出"開箱即瑕疵"問題,#labubu翻車#話題發酵,部分消費者轉向高仿品(甚至出現仿品價格高于正版的現象)。競品趁機推出"瑕疵包退+終身保修"政策,直擊行業痛點。
IP保護力不從心
盡管泡泡瑪特2024年配合海關攔截侵權產品,搗毀多家假貨工廠,但仿制技術不斷升級:深圳出現黃金版Labubu仿品,部分"Lafufu"采用正品同廠模具生產,肉眼難辨真偽。律師警告,未經授權的生產銷售已構成侵權。
文化符號的失控
Labubu被外媒譽為"新身份象征",但盜版文化反向解構品牌價值:歐美玩家將"Lafufu"改造為鑲鉆、美黑版"卡戴珊風",社交平臺熱贊"比正版更個性",正品文化話語權遭稀釋。
四、行業反思:潮玩市場亟需破局之道
法律層面
深圳知識產權律師李明指出:"黃金仿品單價幾十元屬明顯侵權,但跨國維權成本高昂",需建立跨境協作機制。
企業策略
供應鏈優化:泡泡瑪特需解決產能瓶頸,避免饑餓營銷反噬品牌;
防偽升級:引入區塊鏈等溯源技術;
用戶粘性重建:借鑒玩家DIY文化,推出官方定制服務。
消費文化引導
當"比丑"成為流量密碼,行業應強化IP故事價值。泡泡瑪特申請《LABUBU與朋友們》動畫著作權,或是破局關鍵。
結語
Labubu創下年銷30億、市值3000億的潮玩神話,卻因盜版"Lafufu"陷入全球性困局。這場危機既是知識產權保護與消費心理博弈的縮影,也暴露出中國IP出海的本土化短板。若無法平衡稀缺性與可及性、藝術性與商業性,泡泡瑪特的"全球超級IP"戰略或將遭遇嚴峻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