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人民網】【觀察者網】【澎湃新聞】(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文|忍冬
編輯|忍冬
“美國現如今有著中國無法比擬的五大優勢,中國永遠都不要妄想超過美國。”
說這話的不是旁人,正是曾經擔任美國副國務卿、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五角大樓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退休后成為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院長的約瑟夫·奈。
毫無疑問,這是位高官,還是個手握重權、掌握著許多秘密的高官。
那么,他的話又有幾分可信?中國真的永遠不可能超過美國?
接下來,就讓我們逐一分析這位高官口中的“五大優勢”。
01資源優勢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發展,工業少不了各種原材料,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土地這些資源都是發展的必需品。
約瑟夫提出的第一大優勢便是美國豐富的資源。
這話也不是空穴來風,比起資源,中國的確有著先天不足。
美國平原面積廣闊,可耕土地面積有186萬平方公里,再加上人口相對較少,人均耕地大約在1.67畝。
相較之下,中國雖然領土面積大,但多山地丘陵,耕地僅有120萬平方公里,再加上中國人口數量巨大,人均只有可憐的0.87畝耕地。
其次就是礦產資源,這一點美國還是占盡優勢。
煤炭儲量高達2502億噸,穩居世界第一;
天然氣儲量12.9萬億立方米,世界第五;
銅礦儲量1.2億噸,鐵礦儲量69億噸。
尤其是美國如今正在大力推動頁巖油開采,通過水力壓裂技術,頁巖油的開采量比起20年前翻了24倍,達到了日均2400萬桶的開采量,一舉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
而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2%,一半以上都需要進口。
從賬面數據上來看,美國的確有著中國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
但細細分析來看,也不是那么絕對。
耕地面積不足,但我們可以“精耕細作”。
在袁隆平雜交水稻的加持下,中國的水稻畝產量可達千公斤以上。
每年雖然需要進口超過億噸的大豆,但這只是極個別品種需要進口。
主糧還是可以做到自給自足,95%的主糧都是我國自己生產的。
至于能源安全,傳統化石資源我國的確有著先天的不足,但在新能源領域,我國成功實現了“換道超車”。
如今的中國在光伏、鋰電池等領域有著全產業鏈的優勢,2025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已超過3億千瓦,穩居世界第一。
所謂的稀土材料,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優勢也早已形成。
中國的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占全球80%以上,專利擁有量世界第一,即便是美國在外收購稀土礦山,但在加工方面,中國擁有著絕對的優勢。
我國也在暗中布局海外產業。
在非洲,中資企業控制了剛果(金)60%的鈷礦和津巴布韋20%的鋰礦。
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中國每年在這里進口五分之一的鈾礦。
既然國內不夠,那就去國外找。
相較之下,正在搞封閉主義的美國所謂的優勢還能領先多久?
02人才優勢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
若論起精英們最喜歡去哪,那答案無疑是美國。
每年大量的人才選擇移民美國,美國擁有4800萬移民,占到了總人口的14.3%。
并且在這些移民中,高學歷人才占到了絕大部分。
每年大量的國際留學生,支撐起了美國未來發展的動力。
但這一趨勢,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美國社會愈演愈烈的種族歧視,亞裔被排擠。
特朗普上臺后,“移民戰”正打的火熱。
加州街頭,一邊是聯邦政府的移民局抓捕非法移民,一邊是當地民眾和加州政府強烈反對,要求“ICE(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滾出洛杉磯”。
特朗普調動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市中心,街頭槍彈四起,火光沖天。
不僅如此,特朗普更是收緊了留學生政策,據批簽證、阻收國際生。
這樣的美國,還會是全球人才的“樂園”嗎?
03盟友優勢
說起這一點,真的覺得這位名叫約瑟夫的前國防部高官似乎有些天真。不知道他明不明白中國這句古語: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國家之間,永遠都是為了國家利益,哪有什么盟友可言。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一出,哪怕是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這些傳統盟友,也是照收不誤。
就連一向聽話的加拿大,甚至有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個州”的風險。
我跟著你混,你卻想吃我的肉?
這樣的情形下,這些盟友們繼續跟著美國混怕是要連渣都不剩了,怎么可能還成為你的“盟友”。
偷偷賣美債最狠的,就是那個最聽話的日本。
這就是所謂的盟友優勢?
04地緣政治優勢和金融優勢
說起美國的地緣位置,這一點的確毋庸置疑,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
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周圍有著大片海洋作為天然屏障。
周邊國家也對他構不成威脅,北部是地更廣人更稀的加拿大,南部是發展中國家的墨西哥,實力上差的太多。
相較于中國,美國這個地緣政治簡直太好了。
中國周邊陸上有14個鄰國,還有6個海上鄰國。
鄰國多是一方面,問題是這些國家還都不是省油的燈。
跟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就有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越南、菲律賓,打過仗的也不少,到現在還天天沒事就找點事,讓中國不得安心。
可以說,中國周邊算得上世界最復雜的周邊關系了。
當然,在中國實力足夠強大之后,這些也都只能算是小麻煩。
鄰國多了,朋友自然也多,如今跟東盟、中亞五國、日韓、俄羅斯都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
發展才是世界的主題,只能能一起掙錢,那些不愉快也就拋之腦后了。
至于金融優勢,我想如今美元的霸主地位早已岌岌可危了,美國人還是應該想想如何處理好36萬億的美債危機吧。
等到美債暴雷,美元信用掃地,恐怕這所謂的金融優勢也瞬間蕩然無存。
當然,如今的結算貨幣中,美元依然是全球主要能源、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但人民幣、歐元等貨幣所占比例也在不斷上升,未來未嘗不能取代美元。
參考信源:
- 專訪哈佛教授約瑟夫·奈:中美有競爭,更要合作——人民網
2.石油高管敲警鐘:美國頁巖油繁榮時代將終結——觀察者網
3、2024誰最“豪”?礦企收購并購大盤點來了!——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