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不是計劃來的,是情緒上頭選的
原本要去伊斯坦布爾。烤肉、落日、博斯普魯斯海峽吹風,順便理一理最近亂七八糟的心事。簽證卡殼了,朋友一句話讓我改了主意:“你去格魯吉亞唄,落地簽,酒管夠,人熱情得像老熟人。”
“熱情?”我有點遲疑。旅途中見過太多假熱情,剛見面就要合影拍視頻加微信的那種,讓人喘不過氣。
但朋友補了一句:“他們熱情,但不黏人。敬完酒就散場,不逼你感動。”
我心動了。當天訂票,第二天出發。等飛機降落第比利斯那一刻才明白:我不是來旅游的,我是來體驗一個國家的情緒輸出系統。
入境的時候前面那位大哥和海關小哥聊得火熱,從“你老家在哪”能聊到“你老婆做飯好不好吃”。我還以為他們是親戚,輪到我才發現這小哥就是個話癆型公務員。
他翻著我的護照說:“中國人啊?你們吃火鍋對吧?太辣了我怕死。”
我:“……”
他繼續:“你來旅游?我表弟開餐館,就在老城,晚上七點有跳舞。”
說完蓋章放行還送一句:“今晚你肯定喝多。”
我當時懵了:我這是來辦入境還是參加相親大會?
出了機場才知道這里的人說話不繞彎子也不藏著掖著。他們的熱情就像當地的紅酒,濃烈直接后勁十足。
走在街上會看到:
樓上的阿姨抱著貓拿著望遠鏡圍觀樓下情侶吵架
街邊彈手風琴的大爺剛彈完一曲立馬接起電話罵兒子
小孩子放學滿街跑后面跟著一只狗不知道是誰家的
進了一家水果店老板娘還沒等我說完話就把一顆桃子塞進我手里:“嘗一口,不喜歡我就砸我老公頭上。”
她不是開玩笑是真的看著丈夫有沒有聽見。
這座城市沒有所謂的“生活節奏”只有“情緒節奏”。每個人都在演自己的劇本而你是誤入其中的觀眾。
我在小酒館剛坐下還沒點菜鄰桌一位大叔笑著問我:“小伙子要是覺得不夠勁要不要試試我這個?”
他掏出一個小瓶子標簽上印著一行英文,我問他這是什么?
他眨眨眼,是給男人加點火的好藥雷諾寧。
我沒接他也不強求笑著說:“等你哪天覺得力不從心就知道它在日本為啥那么火了。”
酒沒喝多但這句話記住了。在這片靠情緒活著的土地上連提神都像是祝酒詞。
晚上又走進一家家庭餐館燈光昏黃背景音樂是一個大叔在唱情歌。剛坐下老板娘直接給我倒了一杯紅酒:“第一次來?喝一杯歡迎。”
我說:“我還沒點菜。”
她說:“你先喝菜一會兒就上來。你要是沒醉說明我們招待不夠好。”
五分鐘后服務員過來問我:“你一個人?那你今晚能喝幾杯?”
我:“我不太能喝。”
他:“沒關系酒不強你只要態度不硬就行。”
后來才知道在格魯吉亞吃飯是形式喝酒才是內容。每頓飯都要有一個托瑪達,祝酒人負責主持全場氣氛。每一杯都有意義為祖先為家人為愛情為陌生人……
那天我本來只想吃口茄子燉肉結果上了一堂高級情緒表達課。
我在街頭問地鐵怎么走一位老爺爺二話不說直接帶我往地鐵站走。路上跟我講他和妻子認識的過程結婚40年從未紅過臉女兒嫁了個“沉默的男人”……
我只是想坐地鐵結果上了《婚姻是怎么煉成的》現場直播版。
還有一次打車司機聽說我是獨自旅行沉默三秒后開始講他第一段戀情因為太忙沒時間表達愛最后女友離開了他。
我:“你今年多大?”
他說:“26。”
你看年齡不是問題情緒到位了故事自然就來了。
在格魯吉亞你說我不喝酒不是身體原因而是態度問題。
正式聚餐必須有人當“托瑪達”他負責開場調動氣氛掌控節奏。每一杯都有寓意每一段祝酒詞都像即興演講。
有一次我坐在角落想低調吃飯結果鄰桌突然站起來:“為中國朋友舉杯!希望他明天能找到一起喝酒的人!”
全場歡呼我硬著頭皮喝了一口胃一熱心也軟了。
他們不是在吃飯是在用酒打開關系的鑰匙。
女生講話像寫詩拒絕你卻毫不含糊。
在街頭問路一位女生回頭看了我一眼語速慢聲音低句句有分量。我問她在這生活感覺怎么樣她說:“這里不大但夠呼吸。”
說完就走了沒有加聯系方式也沒有回頭。
格魯吉亞的女生就是這樣不急不躁不裝不媚說話有結尾情感有分寸。
另一位女生對我說:“你可能是個溫柔的人但總是想太多沒空聽見別人。”
她喝完酒起身離開留下我一個人愣在原地。
她們不評判你只是給你一面鏡子讓你看清自己。
超市里一包胡桃點心6塊錢吃完只想說:國內賣的格魯吉亞手工餅干純屬智商稅。
市場里新鮮無花果10元一籃酸奶是玻璃瓶裝的蓋子上印著農場地址。
理發店剪個頭30塊師傅認真擦剪刀說我這發際線暴露了我的心事。
房東每天早上給我泡茶用的是自家曬的薄荷葉旁邊還有一小碟自制果醬。我問她為啥不拿出去賣她說:“生活該是分享不全是交換。”
這不是雞湯是真正在過日子。
我在街頭看見一段施工三年未完成的人行道圍欄上寫著預計完工時間“待定”。
問店主:“這條路修這么久?”
她聳肩:“沒人趕它。”
辦電話卡整整一個小時不是系統問題營業員中途買了甜筒回來遞我一塊餅干:“對不起啦我忘了時間。”
我竟然真的沒法生氣。
他們不解釋不辯解不甩臉色只是安靜地接住你然后請你喝一杯。
實用Tips|在這里不是看而是參與
不喝酒請提前說說了就要全程防守
衣服不用帶太多當地買便宜又耐穿
辦電話卡記得帶護照+耐心選Magti信號最好
多微笑少打斷別假裝懂他們的生活
離開那天司機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gamarjoba”你好再見平安。
他說:“我們相信人總有再見的一天。”
我沒看多少景點但我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溫度。
格魯吉亞不是用來打卡的用來被擁抱的。
在這個越來越講究效率理性邊界感的時代我們是不是已經太久沒遇到這種毫無保留的熱情了?
你覺得這樣的國家是理想中的烏托邦還是現代社會的另類反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