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和日本的一場普通熱身賽,卻吸引了大量球迷關注,大家都是來看身高2米26的小巨人張子宇如何降維打擊日本人,當然,這支日本隊并不是合格的試金石。出場14分鐘18分10板,讓觀眾看得很過癮,張子宇某些時刻彰顯的統治力比肩巔峰期男籃姚明,但現在只能保護性使用,出場時間增加不僅會讓她疲憊,還會面臨傷病風險。
張子宇面對日本球員圍堵如鶴立雞群,年僅18歲氣場卻很強,不遜于當年NBA奧尼爾、姚明在內線的統治力。外媒的習慣性思維認為,那些不可思議的巨獸,通常是巨人癥產物,腦子和反應都不會快。可事實上張子宇并不僅是剛猛,還有細膩敏感的一面,心有猛虎嗅薔薇,手感柔和,大局觀好,戰術意識也不錯。
日本選手拿籃下的張子宇毫無辦法,除了犯規。在防守端張子宇同樣威懾力驚人,為了躲開她,日本隊被迫只能扔高難度3分聽天由命。其實日本隊外圍的犀利推進和遠投準度一點不怵中國,要是張子宇不上場,這場球勝負還真不好說。
對于張子宇的贊譽實在太多,她也配得上所有歌頌。一定要說美中不足的話,就是小姑娘體能還是個問題,有人說18歲還小,年齡大一些就可以打滿全場了,其實這是外行話,至少言之過早。像她這種歷史罕見的巨人球星,保護性“節約開采”才是上策,長期透支使用隨時可能鑄成大錯。
美國媒體在評價中國重量級拳擊巨人張志磊的時候,就一針見血指出,真正能擊倒他的只有他自己,他就像一個耗氧怪物,會被自己如山的身軀壓倒,他過于龐大了,以至于對自己心臟是一種沉重負荷。在三個回合內他沒有對手,六個回合內他世界一流,但在此之后,他就會氣喘如牛進入缺氧狀態……
第二節有個細節,張子宇被換下時彎著腰氣喘吁吁,她也是張志磊那種易疲憊體質,所以宮指導懂得怎樣科學的利用她,如果上場時間超過20分鐘她就有些吃不消,超過30分鐘就很危險。即便是被矮小的日本球員背身頂下盤,一旦接球位置在三秒區外,張子宇的成功率也會有所下降。另外,當日本密集采取砍鯊戰術犯規時,張子宇稍顯疲態,罰球手感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也許在張子宇上場的時候女籃應該完全圍繞她來打,就不要執行閃電戰了,四平八穩才能幫助張子宇避免不必要的消耗,來回折返跑真的很折磨人。總之,張子宇這樣的罕見巨人天才,在世界女籃歷史上絕無僅有,沒有成功例子可參考,還是以謹慎保護為主,大家也不要過分造神,如果遇到美國、法國之類的猛女,高對抗之下“血槽”可能掉的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