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6月18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將中國短視頻應用TikTok美國業務的出售期限延長90天,新截止日期定為9月中旬。這是自今年1月美國《保護美國人數據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法案》生效以來,特朗普第三次推遲該期限。原定于 明日(6月19日) 到期的“不賣就禁”法令暫緩執行,TikTok在美服務得以延續。
特朗普于6月17日向媒體透露延期意向時稱:“延長期限是必要的,應該能夠獲得中國方面的批準。我認為最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同意這一安排。”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同日聲明,延長期限旨在“確保達成協議,讓美國1.7億用戶繼續使用TikTok”。
談判僵局:關稅政策與技術管制成核心障礙
1. 中美博弈雙重夾擊
關稅沖突升級:特朗普于4月簽署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征54%關稅的行政令,直接沖擊談判進程。中方對此強烈反對,并因不滿對等關稅政策,于4月初擱置了原有交易框架。
技術出口紅線:根據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TikTok核心算法被列為管制技術。美方提出的“拆分獨立實體”方案(美資持股80%、字節跳動保留20%)因涉及算法轉移,始終未獲中國監管部門批準。
2. 方案反復調整
今年4月,美國財政部曾協調推出折中方案:TikTok美國業務拆分為獨立公司,由美國財團持股50%、字節跳動現有美方股東持股30%、母公司保留19.9%股權。但該方案因關稅沖突及技術管制問題流產。當前談判重新回歸“美資持股80%”的原始框架,但雙方仍未達成共識。
市場動態:收購方角逐與業務困境
1. 潛在買家陣容浮出水面
科技巨頭角逐:亞馬遜近日突然提出以450億美元全資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方案,遠超此前市場估值。微軟、甲骨文及投資機構紅杉資本、黑石集團仍在競購隊列中。
新興勢力介入:AI公司Perplexity AI曾于年初提出合并提案,試圖整合TikTok美國業務,但因估值差異(90億 vs 500億美元)未獲推進。
2. TikTok在美運營承壓
盡管司法部暫緩執行禁令,TikTok在法律上仍處于“非法運營”狀態。若交易未果,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將面臨每日每用戶500美元罰款。同時,內部數據顯示,TikTok美國電商業務屢次未達銷售目標,字節跳動管理層對業務進展深感失望。
深層矛盾:國家戰略與商業利益的平衡
1. 美方立場:數據安全優先
美國國會堅持認為,字節跳動持有TikTok用戶數據可能被中國政府“濫用”。法案起草者強調:“即使延期,核心要求不變——必須切斷與中國母公司的控制關系。”
2. 中方態度:反對強制技術剝離
中國駐美使館多次聲明:“中方反對違反市場經濟原則、損害企業合法利益的做法。”商務部專家指出,算法作為核心競爭力,其出口管制是維護國家技術主權的底線。
未來走向:9月是否為終局?
用戶影響:延長期保障了1.7億美國用戶的正常使用,但不確定性仍導致創作者和商家縮減投入。
法律風險:若9月仍未達成協議,特朗普需在“執行禁令引發用戶反彈”與“讓步技術管制”間抉擇。獨立分析師Rob Enderle指出:“除非TikTok激怒特朗普,否則徹底封禁可能性較低。”
全球博弈樣本:TikTok命運已成為中美科技脫鉤的標桿案例,其結果將重塑跨國企業數據治理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