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燚)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布克賽爾縣文明辦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文明新風進萬家 六大習慣貴養成”專項行動,引導各族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讓文明之風吹遍千家萬戶。
一、以宣傳教育為先導,營造濃厚文明氛圍
文明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廣泛的宣傳引導。和布克賽爾縣文明辦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陣地作用,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鄉村、學校、企業,通過發放倡議書、舉辦講座、開展文藝演出等形式,宣傳“六大習慣”的重要性。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鄉村大喇叭等媒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文明理念,讓“講文明、樹新風”成為社會共識。
“以前大家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習以為常,現在通過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村里的面貌煥然一新。”和布克賽爾縣查干庫勒鄉村民巴加感慨道。
二、聚焦“六大習慣”,培育文明新風尚
在本次專項行動中,和布克賽爾縣重點圍繞“六大習慣”開展養成教育,推動文明行為成為日常自覺。
一是文明禮儀養成習慣。倡導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禮儀,做到禮貌待人、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縣文明辦聯合教育部門在中小學校開展“文明禮儀進課堂”活動,通過主題班會、情景模擬等方式,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在政務服務窗口、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推廣文明用語,營造和諧友善的社會氛圍。二是健康生活養成習慣。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倡導科學飲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縣衛健委組織醫療志愿者進社區開展健康義診,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縣文旅局舉辦全民健身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勤儉節約養成習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光盤行動”、節約用水用電、綠色低碳出行。縣文明辦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在餐飲行業推廣“小份菜”,減少食物浪費;在機關單位推行無紙化辦公,倡導雙面打印,培養干部職工的節約意識。四是清潔衛生養成習慣。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引導群眾做好家庭衛生、庭院美化,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各鄉鎮定期開展“美麗庭院”評比活動,激勵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社區志愿者定期組織環境衛生清理行動,帶動居民共同維護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五是遵規守紀養成習慣。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公共秩序,做到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提高群眾交通安全意識;縣網信辦加強網絡文明引導,倡導網民理性表達、文明互動。六是科學文明養成習慣。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縣文明辦聯合民政部門推進婚喪禮俗改革,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科技部門組織科普大篷車下鄉活動,普及科學知識,提高群眾科學素養。
三、典型示范引領,推動文明習慣落地生根
為增強示范效應,和布克賽爾縣注重選樹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帶動作用。近年來,全縣涌現出一批“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道德模范”,他們的先進事跡通過媒體廣泛傳播,激勵更多人見賢思齊、向上向善。
“看到鄰居家被評為‘文明家庭’,我們也想努力爭取,現在全家人都更注意言行舉止了。”和布克賽爾鎮居民努爾古麗說道。
此外,縣文明辦還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組織開展文明祭祀、文化惠民等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明意識。
四、長效機制保障,讓文明習慣持之以恒
文明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堅持。和布克賽爾縣建立“政府引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將文明習慣養成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考核體系,確保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同時,縣文明辦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對工作成效顯著的鄉鎮和單位予以表揚,對落實不力的進行督促整改,確保“六大習慣”養成行動取得實效。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人民群眾的內在追求。和布克賽爾縣通過“文明新風進萬家 六大習慣貴養成”專項行動,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讓文明行為蔚然成風。未來,和布克賽爾縣將繼續深化文明創建工作,以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為鞏固和建設好這座自治區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