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增長被公認為是一個奇跡,而現在印度似乎有追趕中國的步伐,莫迪政府更是高呼“全球第四”的功績,然而印度民間的聲音卻有些刺耳,這是窮人最多的世界第四了!
印度GDP高速增長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GDP增長,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就像當初中國那樣,印度現在正在經歷的,就是GDP高速增長的時代。
總理莫迪已經迫不及待地向民眾宣布,2014年他剛剛上任之時,印度在全球的排名還僅僅只是第11位,而現在印度則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了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印度政府對此十分自豪,也試圖讓民眾加入到狂歡之中,畢竟這是令人驕傲的成績。
或許是擔心外界并不相信,莫迪政府還不忘提醒一句,這個經濟數據并不是印度自吹自擂,而是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肯定。
的確,印度的GDP規模將達到4.187萬億美元,而日本則是4.186萬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證明印度僅僅落后于美國、中國和德國,占據了第四大經濟體的位置。
但首先一點,需要明確指出來,那就是印度的4.187,以及日本的4.186,都是預測數據。
實際情況還要等到2026年初才能確定下來。另外,如果匯率出現變動,數據的準確性就要打一些折扣了。
當然了,印度的經濟增長,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就算明年實際數據出爐,印度沒有超越日本,那么再過個兩三年,印度超越日本,仍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甚至可以提前預測,印度未來幾年時間里,GDP總量超過排名第三的德國,也不是什么難事。
如此說來,印度的經濟發展似乎一片向好,說不定未來超越中國,超越美國,也不是不可能咯?
印度經濟的困境
答案可沒那么簡單,說印度超越日本和德國,這是毫無爭議,必然發生。但前面的中國和美國,印度就離得有些遠了。
畢竟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印度的4倍,美國是印度的7倍,這就不是幾年甚至十幾年就能輕松趕上的。
而莫迪政府之所以要積極宣傳一個預測的數據,也顯示出新德里有些等不了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前不久印度剛剛在戰場上吃了癟,印巴空戰中,印度被巴基斯坦打了個6:0,所以莫迪政府必須盡快找補,而恰好IMF發布了2025-2026的GDP預測,莫迪政府看到了救星,自然會善加利用。
換句話說,提前宣布印度在經濟領域“贏贏贏”,莫迪政府是為了挽救戰場上的失敗,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這么做無可厚非,但莫迪政府也需要認清現狀,就連印度本土的政治人士卡比爾都在發出提醒,指出印度即將成為窮人最多的第四大經濟體!
這也難怪,同樣來自世界組織的數據,印度最富有的前1%群體,擁有著全國40%的財富,而最窮的50%人口,則只擁有全社會3%的財富。
這就說明,印度的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大了貧富差距,印度富豪們是過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但印度一半的人口,卻還在貧困線苦苦掙扎著。
反映到現實當中,印度的青年失業率高達23%,廣大的農村人口則享受不到GDP增長的益處,反而還要為用電發愁。
更不用說,印度還廣泛存在著貧民窟,大量適齡兒童得不到最普通的教育資源,成年人之中,還有2.3億人是文盲。
這就表明,印度的經濟發展,不僅僅是要看總量,看GDP,同時還需要顧及人均,還需要利用高速發展惠及民生。這才是經濟發展的意義,而不是把經濟發展,當做政客們吹噓的資本。
印度發展的路徑
客觀來說,莫迪政府上臺之后,的確推行了“印度制造”,的確頒布了不少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比如物流方面,莫迪政府實施了稅務改革,逐步建立統一大市場,使得物流成本下降了18%。
基礎設施方面,莫迪政府投入了1.3萬億美元,德里至孟買的運輸時間,縮短了40%。
但光是已經頒布的政策,并不足以支撐印度經濟持續增長和繁榮。
從經濟結構上來看,制造業的占比從2015年下降到了如今的13%,明明說要發展印度制造,但現實卻打了莫迪的臉。
更不用說,印度制造業對外依賴嚴重,大量原材料、工業模塊,都需要從中國等地進口。
也就是說,如果被卡脖子,那么印度制造業將舉步維艱。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印度的營商環境一直飽受詬病。合同執行效率低的驚人,在全球各國的排名當中,印度竟然只排在163位。
與之對應的是,商業糾紛現象太過普遍,而商家想要解決,平均都要花4年時間。
想想看,大公司大企業本來是想來印度投資賺錢的,但來了之后,卻發現到處都是坑,踩了坑還半天解決不了。長此以往,誰還會給印度投錢。
當然了,印度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美國的支持。別的不說,光是蘋果公司,就對印度下了血本,效果也十分明顯。
剛剛過去的4月份,印度制造的蘋果手機出口到美國的數量,就足足增長了76%,就連中國也遠遠不及。
然而,美國的支持是一把雙刃劍,華盛頓扶持新德里,終究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印度在美國的船上,就需要聽從美國的指揮。
另外,莫迪政府還需要和一個最不穩定的因素打交道,那就是特朗普!
就拿蘋果手機來說,特朗普已經向蘋果公司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要求蘋果公司把工廠遷回美國本土,否則在外國生產的蘋果手機,就將被征收25%的關稅。
如此看來,蘋果公司在印度建廠的計劃,也會被拖延甚至取消。現在印度制造的蘋果手機數量,說不定就已經離極限不遠了。
更何況,美國的關稅戰同樣囊括了印度,雙方至今都沒有達成協議,莫迪政府還硬氣了一把,要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
總體來看,印度的經濟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經濟結構需要改善,對外依賴需要減少,和美國的經貿斗爭,卻仍舊要持續。
這么發展下去,高速增長恐怕維持不了多長時間,超過德國或許可以期待,但追趕上中國和美國的水平,恐怕在莫迪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