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就不太平,慶幸我們生在和平的國家,相信這是看了最近的新聞很多人的感觸。
俄烏沖突持續了三年沒結果,印巴沖突、伊以沖突又開始鬧起來,伊以沖突的新聞更是輪番登上新聞熱搜,看著滿目瘡痍的高樓,真是觸目驚心。
在這期間,中國作為大國也積極調停,6月18日王毅外長接了兩通電話,闡明了中方對于伊以沖突的立場,語氣比上一次和伊以雙方通話時還要重。
然而作為重要影響因素的美國,還在舉棋不定。
中方接到2通電話
6月18日,伊以雙方的戰斗沒有結束,反而愈演愈烈,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喊話伊朗“無條件投降”,也門胡塞武裝也發聲表示:將出手支援伊朗。
之后,美官員又出現透露,美國的F-35戰機、加油機已經抵達以色列附近,準備支援以色列。
然而伊朗并不怕,“法塔赫”導彈發射,突破了以色列的防御,伊朗方面興奮表示他們已經控制了以色列的領空。
事態逐漸嚴重,美國立馬決定關閉使領館3天,此前他們也提前要求駐伊拉克的使領館做好準備。
安排好之后,美以雙方就開始通電話,以色列又宣告已經擊毀伊朗的納坦茲核設施中心區域,雙方打得你來我往,以傷亡來換取尊嚴。
這一天,伊以雙方都公布了這幾天的傷亡情況,以色列死亡人數24人,傷亡超過1300人,而伊朗死亡人數則高達585人,受傷人數為1326人。
看起來,伊朗還是實在一點,公布的人數都有零有整的,當然死亡人數更多是因為以色列定點清除了很多人,不僅有伊朗的高官,還有核科學家,甚至威脅有可能會取哈梅內伊的人頭。
對于這種威脅,伊朗方面并不害怕,這一次他們的態度異常強硬,無論美以如何威脅都堅決不妥協,報復行動也不含糊,沖突發生第一天就發了不到100枚導彈。
雖然以色列部署了美國的反導系統,但也有一些“漏網之魚”打到特拉維夫,以色列的國土相比于伊朗本來就小,戰略縱深小,因此少數導彈也能將特拉維夫的高樓打得滿目瘡痍。
此時以色列人才深刻體會到了戰爭的壞處,眼睜睜看著親人在自己面前死去,辛辛苦苦打拼來的房子被毀掉,是何等痛苦的滋味。
在他們發視頻在網上哭訴的時候,王毅外長接到了兩通電話,一個是來自埃及外長阿卜杜勒阿提,另一個是來自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
在與阿卜杜勒阿提的通話中,兩人自然談到了伊以沖突。
阿卜杜勒阿提表示:“以色列對伊朗發起的襲擊明顯違反國際法,埃方對此予以譴責,期待伊朗核問題盡早回歸政治解決軌道。”
對此王毅外長表示認同,說:
“以色列無視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行徑,造成中東局勢驟然緊張,中方也對事態可能走向失控深感擔憂。中方再次呼吁沖突當事方尤其是以色列以地區國家民眾的利益和福祉為重,立即實現停火,緩解緊張局勢,為重啟對話談判創造條件。”
此外,對于前幾天埃及牽頭20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發表外長聲明呼吁停火止戰的聲明很是支持,還表示中方愿意和埃方一起在聯合國等多邊平臺加強溝通協調,全力勸和促談。
為沖突降火符合中國一貫的珍愛和平的原則,早在沖突開始第一天,王毅外長就與伊以雙方通了電話,勸解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如今王毅外長在與阿卜杜勒阿提的通話中再次重申,但還不夠,在與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的通話里,王毅外長同樣強調了這一點。
“目前局勢的是非曲直一目了然。以色列的行為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侵害伊朗主權和安全,破壞了地區和平穩定……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越早實現停火,造成的損失才會越小,不能坐視地區局勢滑向未知的深淵。”
一般情況下,中國在外交上都比較謹慎,不會把話說得那么明白,然而這次王毅外長直接點名以色列破壞地區和平,還用到了“不能坐視”這樣的詞語,可見中國也不會只是嘴上勸架。
據外媒報道,美國衛星在波斯灣發現了中國兩艘815型偵察船,雖然沒有武力上的威脅,但是美軍在中東的舉動可能會被一一記錄。
中國的這兩艘偵察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不過特朗普舉棋不定,似乎是在顧慮什么。
特朗普舉棋不定
從最開始不愿意被拖下水,到承認提前知曉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計劃,特朗普也逐漸不裝了,直接在社交平臺上喊話伊朗無條件投降,而且不是簡單放下武器,是要徹底放棄核武器研發。
還不經意地對身邊的高級助手透露:已經批準對伊朗的攻擊計劃,但還未下達最終命令。
本以為這個消息能震懾伊朗,結果伊朗緊接著就亮出了“泥石”導彈開展第13輪打擊行動,使得美國不得不趕緊安排在以美國人撤離。
特朗普不斷放出可能下場的消息,但一直沒有真正執行的時候,比如威脅哈梅內伊人頭不保,稱"明確知道哈梅內伊的藏身之所"、考慮本周末對伊朗發動襲擊等。
然而之后又改變口風,19日說要周末對伊朗發動襲擊,20日就改口稱在兩周內決定是否攻擊伊朗。
特朗普政府這種左右腦互搏的行為早就見怪不怪,4月份宣布對等關稅之后面對中國對等反制時,也是各種說法矛盾,朝令夕改更是常有的事兒。
特朗普更是笑料不斷,就伊以沖突這次,他就鬧了不少笑話,18日他自爆昨日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打了電話,兩人談論了俄烏沖突和伊以沖突的問題。
他還說普京表示:愿意調解伊以沖突。
不過特朗普拒絕了:
“我說幫我個忙,先調解你自己的事(俄烏沖突)。咱們先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問題調解好再說,行嗎?咱們先調解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事。你可以晚點再操心這個(伊以沖突)”
然而這個說法很快就遭到了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否認,說特朗普說的“昨日”是在打比方。
佩斯科夫的打臉讓特朗普遭到笑話,但在19日凌晨普京在圣彼得堡的采訪中居然承認了這一點,這下子讓笑話特朗普的人沉默了。
當然,就算他沒說謊,也不代表他其他的話就可信,至少在對美國要不要下場這一點上,他就猶豫不決,舉棋不定。
如果下場,會不會重蹈當年伊拉克之戰的覆轍,如果不下場,伊朗的核問題該如何解決,美國在中東的利益該如何保障?會不會引發更大的沖突?
身為總統,特朗普都應該考慮這一些,因此他只能不斷地極限施壓,如果能通過施壓的方式迫使伊朗妥協,那就萬事大吉。
如果不行,那又該如何呢?
參考信息:
新京報:王毅:以色列無視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行徑,造成中東局勢驟然緊張
光明網:特朗普拒絕普京調解提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