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支援以色列的軍事裝備可不止這14架。
6月10號,美國就向以色列偷偷地運送了300枚“地獄火”導彈;
實際上在巴以沖突后,美國已派出800架次運輸機和140航次艦船,向以色列運送9萬多噸武器和軍用設備。
之前說過,特朗普對伊朗下手,除了協助親爹外還在于對與伊朗的談判已經失去興趣,要“徹底解決”伊朗核問題。
(AGM-114反坦克導彈,也叫“地獄火”導彈)
一方面,特朗普開始調兵遣將。
美軍的戰略轟炸機已經進駐西班牙的基地,美軍在印太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都已從“阿爾法”戰備提升到了“布拉沃”級別。
而“尼米茲”號航母戰斗群和“福特”號核動力航母沒事部署到中東,加上“卡爾·文森”號,美國人在中東的航母達到了3艘!
僅三艘航母上的F/A-18E/F、EA-18G等艦載機數量就達到了180多架。
另外,超過30架美軍運輸機與加油機(以KC-135和KC-46A為主)從本土起飛前往中東。理論上能支持400架次戰機高強度出擊。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
以上,美軍在協助以色列空軍遠程攻擊伊朗同時,也為美軍直接參戰做準備。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特朗普在搞極限施壓。
美國的主要目標是伊朗福爾多地下鈾濃縮設施,不僅建在山中而且在地下90米,目前完好。
以色列是沒能力摧毀,只好請犬子出面,用美軍的戰略轟炸機運載GBU-57型鉆地炸彈才有可能完成。不過美國的炸彈到底能不能行也不好說。
所以,最好不戰而屈伊朗自己投降。
當然,伊朗這次雄起了一把,沒有坐以待斃。在昨天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打擊中,發現了一種帶有集束式戰斗部的中程彈道導彈。這種集束式中程彈道導彈在在入末段的8000米高度釋放多個子彈頭。下落時速度很快非常密集,還呈現加速狀態,明顯是集束式彈頭的特征。
有人推測是伊朗發射的“霍拉姆沙赫爾4”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的集束式重型戰斗部。
配備兩種集束式子彈頭,一種是比較小型的子母彈,彈頭母艙內可裝20~80枚小型子彈頭,適用于攻擊部隊集結地和大面積市區。另一種是帶有動力系統的比較大的子母彈,可以末端加速,威力較大,戰斗部艙內可以裝填6~8枚。這兩種子母彈可以混裝,其中小型子母彈可作為誘餌彈同時釋放,讓以色列的反導體系過載“抓瞎”。伊朗的集束式彈頭讓“大衛投石索”和“愛國者3”等大氣層內反導系統防不勝防,攔截率劇烈下降。
目前伊朗的彈道導彈襲擊已經進行了15輪,讓以色列史無前例的享受了加沙人的待遇。以色列因為反導系統攔截彈越來越捉襟見肘。美國緊急援助的攔截彈也不夠用。以色列這一仗就幾乎耗盡了“薩德”系統的全部庫存。
不過伊朗每波次發射的導彈數量越來越少,從一開始的一波次100枚+,到現在的每波次十幾枚甚至個位數。說明伊朗的彈道導彈襲擊無法長時間持續,除非大幅提升戰時的導彈生產和供給能力。
看誰更抗揍吧。
伊朗犯得倆錯誤在于,一是要么不搞核武要么一口氣搞成,最難受的是猶猶豫豫被人家揪住小尾巴收拾。
其二,不是大國的命卻犯了大國的病。
一個問題,一些小國(比如朝鮮和巴基斯坦)有了核武器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了?
本質上來說,他們的安全不是因為他們有了原子彈,而是因為他們有個好大哥做鄰居。
伊朗自譽為大國又想獨立研發核武器,這是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愿意看到的。
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和殺傷力最厲害的核武,本應都只能掌握在現有的幾大善人手中,這也是二戰后國際秩序的具體體現之一。
伊朗打破常規那沒啥好說,遇到事那就自己擔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