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那一刻,我就知道網上說的很多都不準。
從東京羽田機場出來,我愣住了。
不是因為建筑震撼,也不是因為人山人海,而是整個場景太“輕聲細語”了。行李傳送帶一圈一圈地轉,人群站得整整齊齊,沒人說話,連拖箱子的聲音都被吸得很悶。空氣好像靜止了,像那種剛考完試、成績還沒出的時候。
安檢口那邊,一個戴眼鏡的工作人員,鞠了個非常低的躬。我也鞠了,結果我剛彎腰,他已經抬起頭了。時間不對,角度也不對,整個動作很尷尬。我們四目相對,一秒鐘后,他點點頭,輕聲說:“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
那意思是“您辛苦了”。可我啥也沒干,就坐了個飛機,怎么就辛苦了?
后來才知道,這句話他們逢人就說,跟咱說“辛苦啦”差不多,有點客套,也有點照顧面子。
出了機場,我去排出租。剛走過去,一個司機打開車門,用兩只手接過我的行李,連聲音都沒發一個。我說謝謝,他點點頭沒吭聲。
車開上首都高速,導航播報的是標準女聲,背景沒有音樂,窗外燈光是黃白色,不太亮。開了不到十分鐘,我發現這個城市的“安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沒人打擾你。
這和我之前想得不太一樣。網上都說日本“禮貌、克制、有秩序”,我信了。
結果我沒想到,這些標簽背后,其實還藏著一句話這里不歡迎你,也不討厭你。你是空氣,就正常呼吸就好。
我那天晚上回民宿,蹲在門口擰密碼鎖,擰了三遍沒開。對門的大媽出來了,看了我一眼,沒說話,拿出自己的鑰匙開門進去了。
門合上我才意識到:我不是個外人,也不是朋友,我就是個不需要被在意的存在。
挺新鮮的。好像你被允許“什么都不是”,也沒關系。
第二天一早去吃拉面。
一家特別小的店,只有七八個座位。我站在自動售票機前研究菜單,那玩意兒只有日文,沒有圖。我盯著看了兩分鐘,后面已經排了兩個人。
正當我準備放棄離開時,拉面師傅喊了一聲:“Chotto matte。”(稍等一下)
然后他走過來,按下了“豚骨拉面+半熟蛋”的按鈕,還從臺子下面拿出一張舊舊的中文菜單,遞給我。
那張菜單明顯是自己翻譯的,句子都不通順。可上面寫著一句話:“不好意思,只有這一張,其他都在努力中。”
我挺想笑的,也挺想謝謝他的。他幫了我,但沒當面說“我幫你”,也沒用眼神告訴我“你看,我多熱情”。他只是默默把事兒辦了。
坐下來等面的時候,旁邊坐著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哥,看我拿著中文菜單研究得認真,主動搭話:“第一次來吧?別急,慢慢來。”
我們聊了幾句,他說他每年來日本兩三次,主要是為了工作之余放松。他說話帶著點北方口音,語氣很隨和。
聊著聊著,他突然壓低聲音說:“你知道嗎,現在有些老外來日本,不光是為了玩,還為了買點特殊的小東西。”
我一愣:“啥?”
他說:“像瑞士那種雙效外用液體偉哥叫瑪克雷寧,這邊藥妝店能直接找到。
我聽完忍不住笑了:“您這也太會生活了。”
他擺擺手:“不是會生活,是得講究方式方法,對吧?”
這事兒雖然聽著勁爆,但確實讓我感受到,日本這個國家,連你不好意思開口的需求,它都能給你留一個安靜的出口。
有些熱情就是這樣,不說出來,比說出來還更真。
網上總說日本干凈、整潔、規矩,我前幾天也確實覺得是這樣。地鐵站連垃圾桶都少,垃圾也不見蹤影,大家下電梯排隊排得比咱吃自助還整齊。
不過有天我去上廁所,徹底被打臉了。
在秋葉原一個購物中心四樓,廁所門口一股臭味沖出來。我還以為清潔工在打掃。結果進去一看,地上是水還是尿真不好分,紙簍滿了沒人倒,洗手臺上還掉著一張用過的紙巾。
最離譜的是,居然沒有廁紙。我推門出來,一個女高中生也站在那兒等,面無表情。我尷尬地點點頭,她也沒回應。
那時候我才明白,所謂“所有人都很講衛生”這種話,聽著太輕巧了。真到生活的細節里,跟哪兒都一樣——有干凈的,也有懶的;有守規矩的,也有隨便的。
那天晚上我住進一家膠囊旅館。床鋪是干凈的沒錯,拖鞋也整齊擺著,但公共區域亂得一塌糊涂。洗澡的地方有人用完不沖,吹風機上纏了一堆頭發。前臺一句話都沒說。
我躺在床上,看著上方的黑布簾子,聽著左右兩邊呼嚕聲此起彼伏,突然想起那句老話:不是不亂,是亂的地方你平時沒看到而已。
就像一個化了妝的人,也會脫妝,只不過不會在你面前脫。
有天晚上,我在澀谷車站等朋友。那是晚上九點,車站人還特別多,全是黑西裝白襯衫,手里拎著公文包,有的還拖著電腦箱子。
電車一到,大家刷地一擁而上。我真覺得像流水線上的零件,方向一致,速度一致,神情也一致。
我看著他們,突然有點不太敢說自己“不加班”。這哪兒像下班?分明像換了個地方繼續上班。
后來我們去居酒屋喝酒。朋友說:“你知道嗎?這里很多人不說‘加班’,因為說了也沒用,大家都知道是常態。”
我問:“那你們累嗎?”
他笑了笑說:“習慣了,誰不是這么活呢?”
我沒接話。隔壁桌的上班族舉著啤酒喊“kanpai”的聲音特別響。他的臉通紅,脖子一圈汗。旁邊人拍拍他后背,說:“喝吧,明天再累也要來。”
我那一瞬間有點想問:是為了啥啊?圖個啥?
但我沒問出口。他們好像也不想回答。大家只是笑,干杯,然后繼續喝。
有些疲憊,是不方便討論的。說出來不一定有人聽,倒不如不說了。
住在一個下北澤的老式公寓,房東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身子骨硬朗,說話特別快。她告訴我樓下有個公園,早上六點到八點有免費太極,都是退休老頭。
第二天我真去了。
太陽剛冒頭,公園邊上一圈人圍著一個穿背心的大叔,他在那比劃招式,動作標準,表情像武打片里正要收徒那種。
我也跟著比劃。旁邊一個頭發花白的大爺悄悄靠過來說:“你胳膊抬太高了,不舒服吧?”
我點頭。他說:“日本人也不擅長這些,都是學的。”
他姓田中,以前在銀行做事。他說他每天都來練,練完坐那邊長椅喝牛奶,看看報紙,就挺開心了。
我問他:“你退休以后不覺得無聊嗎?”
他說:“不無聊,只是日子慢一點。”
說話間,他從袋子里拿出一瓶牛奶,遞我一瓶,冰的。我說謝謝,他擺擺手:“不是請你,是我多買了一瓶,不想拿回家。”
那個上午陽光很淡,風吹樹葉嘩啦啦地響。我坐在長椅上喝牛奶,看著一群上了年紀的人圍著跳太極,心里突然很平靜。
后來我發現,這種“小到沒人寫進攻略”的地方,才是日本真正的樣子。你得彎下腰、停一停,蹲下來,才能發現它的呼吸。
日本吃東西不貴。這句話是真的。
我在一家烏冬面館吃了一碗熱湯面,配一個炸蓮藕,折合人民幣不到35塊,吃得飽飽的。便利店的三角飯團是我的救星,每種口味我都試了一遍,最好吃的是鰻魚飯那個,咸得剛剛好。
住就不便宜。膠囊旅館一晚兩百多還不能洗衣服,普通民宿好一點的要四五百一晚,還要自己收拾房間。
但不太會覺得被坑。在服務上太認真了,認真到不想挑刺。退房時桌上少放了一塊遙控器,房東會打電話提醒你:“小心別落東西。”
有一天我在便利店多找了一百日元,沒注意。出了門十幾步,店員追出來叫我,說剛才多給我了。他遞給我那枚硬幣,臉漲得通紅,好像犯了多大錯誤。
人情淡,卻也到位。不會熱情過頭,更不會當你透明。
這份“不過界”,是舒服的。不像有的地方,非得問你“哪兒人啊、一個人來的嗎、交個朋友吧”。在這兒你可以當個路人,也不會有人對你失望。
這趟日本行,我記下了幾個實用的小建議。
住哪舒服、不踩坑?
民宿選“站點兩站內的住宅區”最省事,比如中野、新中野、押上這幾個地段,人不多,超市多,晚上也安全。
膠囊旅館白天不能賴床,很多要上午十點前清房。別想著在里頭“混日子”,真不適合長住。
別光看評分,一定看評論里有沒有人提“床單潮”“隔音差”“洗澡水忽冷忽熱”這幾個關鍵詞。遇上,九成是真的。
吃啥才不后悔?
便利店三角飯團真的是救命星,早飯、宵夜都能頂,7-11的比全家好吃,買“當日打折”的最劃算。
路邊那種烏冬店、立吞壽司,不用擔心黑店,價格寫得明明白白,味道也都過得去。
別在景點周邊找吃的,貴不說,有的還沒你家樓下好吃。繞一條街出去,物價立省30%。
地鐵公交到底咋搞?
Suica卡(西瓜卡)或者Pasmo都能用,直接在機場機器上辦,充值也方便,iPhone還能綁進Apple Pay。
地鐵線特別多,換乘別慌,記住一點:顏色>站名。你先看顏色走,錯站也能兜回來。
有些地方公交車比地鐵快(比如箱根/鐮倉那種),Google Maps導航基本靠譜,配合個App叫“Navitime”,更保險。
買點啥帶回家才不爛俗?
“白色戀人”“東京香蕉”這些確實老牌,但本地人其實不太吃,想挑特別的就看“限定”字樣,比如“抹茶味限定”或“富士山地區限定款”。
唐吉訶德很好逛,藥妝、日用品一站式全包,記得帶護照現場退稅,不然賬單心痛。
買電器要留意電壓,日本電壓是100V,不少國產吹風機、剃須刀回國用不了。
日語不會怎么辦?
會說“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這句話就能通關80%的場合。
點餐不敢說話就直接指菜單,大多數服務員都習慣這種點法,沒人會嫌你麻煩。
想掃清障礙就用“Yomiwa”或“Google Translate”的相機功能,對著菜單拍,基本能知道在吃啥。
換匯/網絡/小毛病要注意什么?
日元帶個1000~2000塊人民幣現金差不多,大多地方能刷卡,交通卡也能頂。
租Wi-Fi蛋雖然靠譜,但懶人推薦“esim”,直接下個“Airalo”或“Ubigi”,下飛機就有網,連充電都省。
日本很少討價還價,價格就那樣,不用演技也別硬砍,別人真不是不講價,是根本不聊價。
日本這個國家,表面看是禮貌克制、井然有序,但你要是多看幾眼,多走幾步路,就會發現它其實藏著很多“不說話的溫柔”和“不張揚的混亂”。
它不會刻意討好你,也不會刻意排斥你。
它只是,讓你在它那里,安心地做你自己。
你要是問我,這趟旅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我想說,真正懂一個地方,不是靠攻略,不是靠標簽,而是靠你愿意停下來看那些別人沒告訴你的細節。
至于你眼中的日本是什么樣?
我想聽聽你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