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秘密下令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次日,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當天批準了對伊朗福爾道、納坦茲等三處核設施的打擊計劃。美軍7架B-2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經過18小時飛行后,于美東時間21日下午6點40分開始投彈,15分鐘內完成所有攻擊。
轟炸機返航后,美軍參謀長凱恩在發布會上稱,這次行動代號“午夜之錘”,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伊朗防空系統未發現美軍蹤跡。美軍潛艇先發射20枚戰斧導彈,隨后B-2投下14枚鉆地彈,摧毀了伊朗關鍵核設施。凱恩強調,伊朗戰機未起飛攔截,防空系統毫無反應。
但國會對此反應激烈。眾議員馬西和卡納聯合提出決議,要求限制總統發動戰爭的權力。馬西指責特朗普繞過國會,稱美國沒有面臨緊急威脅,議員們連行動細節都不知道。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則推動在24小時內對決議投票,要求所有議員公開表態是否支持對伊開戰。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視頻講話中感謝美國支持,稱這是打擊伊朗的重要進展。但他同時表示,以色列不會參與消耗戰,但也不會過早收手。以軍總參謀長扎米爾稱,美軍行動創造了“轉折點”,以軍將加快對伊朗剩余目標的打擊。
美軍這次行動創下B-2轟炸機單次出動數量紀錄。凱恩透露,超過125架戰機參與行動,發射75枚導彈。所有B-2轟炸機安全返回密蘇里州基地,美聯社記者親眼看到7架轟炸機陸續降落。
國會兩黨罕見達成一致,認為總統越權。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稱,議員們必須直接投票決定是否開戰,不能讓行政部門單方面決定戰爭。但白宮堅稱行動合法,稱這是保護國家安全的必要舉措。
伊朗官方尚未正式回應,但美軍行動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以色列加快軍事部署,美軍則繼續在中東保持高壓態勢。扎米爾承認,過去一周他與美軍高層密切溝通,強調以美協同是“國家安全支柱”。
這次突襲暴露了美國國內權力斗爭。特朗普在國會休會期間秘密行動,議員們指責其破壞憲法平衡。戰爭權力法案自1973年通過后多次被繞過,這次事件可能推動法律修訂,但白宮已表態反對任何限制。
技術細節顯示,美軍使用第四代和第五代戰機作為誘餌,配合潛艇導彈攻擊分散伊朗注意力。B-2轟炸機穿越太平洋和中東上空,全程保持隱身狀態,伊朗防空系統未能追蹤。這種戰術結合了遠程打擊和信息戰,成為現代戰爭新范例。
國會決議能否通過仍是未知數。參議員將在24日聽取伊朗局勢簡報,但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議員們不了解軍事細節,不應干涉總統決策。民主黨人則堅持,戰爭決定必須經過民主程序。
以色列表態謹慎但積極。內塔尼亞胡稱目標接近達成,但未明確具體進展。以軍加快行動可能增加地區沖突風險,伊朗報復手段可能包括支持代理人組織或網絡攻擊。
美軍參謀部拒絕透露核設施損毀程度,稱需要時間評估。但凱恩強調,三處設施均遭“極其嚴重損毀”,暗示伊朗核計劃受重創。伊朗若重啟核計劃,可能面臨更猛烈打擊。
國會與白宮的爭執仍在繼續。共和黨議員馬西稱,這次事件暴露了總統權力失控,必須立法約束。但白宮反駁稱,國會連基本安全常識都沒有,無法參與軍事決策。雙方分歧短期內難以彌合。
伊朗未回應可能加劇不確定性。美軍行動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伊朗如何報復,以色列下一步動作,都將成為未來焦點。中東局勢已進入新階段,各方都在等待下一個關鍵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