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己讓以伊達成停火協議,而這一消息率先得到了伊朗的回應,先是有官員表示已經接受了停火協議,緊接著伊朗外長表示“暫無任何協議達成,但只要以色列在凌晨4點之后不再發起攻擊,伊方也不再回應”。
種種跡象都表明,以伊真的有可能在未來幾天內實現全面停火。看上去,特朗普似乎又做了一件有利于全球穩定與和平的事,那么他一直心心念念的諾貝爾和平獎交到他手里,顯得“名至實歸”。
可變故也意外發生,有意提名特朗普作為獲獎者的巴基斯坦突然爆發激烈內訌,提名行動或將被取消?
據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消息稱,巴基斯坦政府就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一事表示譴責,國內政客紛紛要求政府撤回推薦,指控特朗普不配獲得和平獎。
此前,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曾抵達白宮,與特朗普共進午餐,雙方對以伊沖突交換了意見,隨后特朗普則公開表示:談得非常好。
雖然具體內容并未詳細通報,但不難看出美巴雙方完成了部分利益置換,而巴基斯坦與伊朗同屬伊斯蘭陣營,且巴基斯坦還是一個妥妥的擁核國家,話語權自然要多些。
此前,梅德韋杰夫透露有國家正在向伊朗轉運核彈頭,不少人就將懷疑的目光投向巴基斯坦。
可巴伊之間的關系當真親密無間?實則不然,雖然在面對以色列與外部壓力時,巴伊能快速統一戰線,但內部種種對立矛盾也是常年積攢下,無法解決的“頑疾”。
例如最老生常談的恐怖主義泛濫議題,雙方就很難達成一致,有幾次還出動空軍交戰,好險沒演變成全面戰爭。
所以明面上的支持、站隊都可以有,甚至是反對美以行徑也沒問題,但具體要提供些什么支持就另當別論了,指不定有天會用在自己身上呢?
如今以伊有停火跡象,充當伊朗方面調停者的也并非是巴基斯坦,而是卡塔爾,所以看整場沖突爆發之后,巴方同多數國家立場一樣,除了聲援之外,并沒有太多的是實質動作。
其根本原因無非有兩點:其一,伊巴之間有矛盾有沖突,出于意識形態、宗教陣營的支持不可能轉化為實際行動;其二,巴基斯坦有意與美國搭上關系,對特朗普不僅要給出實際利益—調停以伊沖突,也要“投其所好”。
因此在美巴一輪接觸之后,巴方果斷表示要推薦特朗普成為新一輪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理由則是特朗普在印巴空戰期間作出的突出貢獻。
回顧整場空戰,特朗普確實表現出忙前忙后的政治行動,但有沒有作出實質性貢獻,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按照印度總理莫迪的說法,則完全是巴方吃了大虧,印軍憑自己出色的戰績與優異武裝性能獲得了絕對勝利,與美方調停沒有多大關系。
正是在印度方面別扭擰巴的心態下,巴基斯坦才認識到有機會同美方接觸,不過推薦成為諾獎獲得者這招,可能有些押錯寶了。
在美軍正式下場參戰之后,巴方就不得不站在其對立面,并導致巴政府的“吹捧”之舉也要相應流產了。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美國總統都沒法作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因為世界上絕大部分沖突與戰爭都或多或少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尤其是熱衷向世界各地輸出顏色革命、武器裝備的民主黨總統,比如奧巴馬等人能獲得和平獎更是一種莫大諷刺。
如果挑起一場戰爭,再結束這場戰爭就能被視為和平的創造者,那這一獎項便形同虛設,或者說它的存在本就是“遮羞布”。
為什么美國人對諾貝爾和平獎情有獨鐘?本質上,不就是想以此來掩蓋自己輸出戰爭的惡行嗎?越缺什么,就越是要通過什么東西來掩飾自己,人會犯這一通病,國家也是相同的道理。
不過,若巴方此舉是出于政治動機,或許還有得解。畢竟以伊已經宣布同意停火,特朗普又多了一枚“和平獎章”,繼續推動其成為諾獎獲得者,也在邏輯之中,國內也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聲音。
倒是很期待特朗普若真有一天領獎,他能發表些什么驚人言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