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財富》創富榜剛剛公布,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以4815.7億元身家首次登頂,把蟬聯了四年首富的鐘睒睒擠到了第二。最具戲劇性的是,七年前張一鳴上榜時身家才120億,如今財富暴增40倍,而鐘睒睒的身家卻蒸發了近千億。這一升一降的背后,是否預示著中國財富將迎來大洗牌?
仔細看榜單就會發現,前十富豪里有7位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硬科技吃飯。張一鳴的字節跳動估值突破3000億美元,光抖音海外版商店年商品交易總額就飆升到3000億美元,相當于每天賺8億。而雷軍靠小米汽車業務身家暴漲96%,從去年第14名直接殺到第6名。對比之下,靠賣水和疫苗撐起財富王國的鐘睒睒,似乎沒趕上這波科技狂潮,當農夫山泉還在卷包裝水市場時,張一鳴已經用人工智能算法把內容和電商賣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地域變化,浙江上榜人數反超北京,深圳富豪在前50里占了9席。有人說這是南科北產的時代縮影,南方靠字節、寧德時代這樣的科技公司造富,北方還在啃傳統制造業的老本。但不要忘了,鐘睒睒的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根基仍在浙江,這場財富交接與其說是新舊勢力交替,不如說是中國經濟從民生剛需向技術驅動轉型的一個側寫。
突然想起張一鳴說過:認知是唯一的壁壘。當他在2012年押注短視頻時,恐怕沒人想到抖音會變成國民時間黑洞。如今他重倉人工智能大模型,旗下豆包月活8200萬,直逼聊天機器人。而鐘睒睒的財富縮水,或許也印證了一個規律,在快錢流動的時代,靠賣水賺慢錢的模式,終究抵不過技術革命的造富速度。
實際上,這屆首富更迭最扎心的啟示是,當張一鳴們用算法和代碼重構世界時,你我手里的每瓶礦泉水、每次刷短視頻,都在悄悄的為新的財富格局投票。
下一個十年,誰又會是下一個張一鳴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